第六组 朱泓锦 关于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城市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7:32:26

一会,各位随意打造

点赞 (0)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18:50

最后,要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方针以及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目标紧密结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未来发展设定了新坐标系,对“四个中心”建设进行新定义、提出新需求。科技创新中心不只是“四个中心”的组成部分,而应是“4+1”或“4×1”关系。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既要依托“四个中心”集聚和辐射创新资源,为实施国家战略服务,也要叠加、渗透和融合到“四个中心”的功能之中,为上海的经济转型注入强大动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兵发布于:2017-11-09 18:19:00

为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速“纸变钱”,人才“30条”还明确,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扣除其处置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后,其净收入的70%或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19:30

一是要区分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两个概念。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人类未知的事实和规律,技术活动一般采用已知的科学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特定问题,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立足“两手抓,分别抓”的思路,对于科学研究,要发挥好政府主导和组织作用;对于技术活动,要更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同时要推动政府与市场共同建立科学研究与技术活动的互促和结合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兵发布于:2017-11-09 18:19:41

平台将通过对热门重点领域人才数据的深入挖掘,建立重点领域人才清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20:16

二是要区分科技研发活动与应用创新两个层面。有比喻说,科研是把金钱变成知识,面向市场的创新则是把知识变成金钱。按照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原意,创新是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需求),把想法变成产品或服务、获得利润的过程,是企业家对包括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进行的“组合”。区分本来意义的创新活动,而不是使之与科研活动概念混同,有助于准确认识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企业家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满发布于:2017-11-09 18:20:34
第2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昨天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市长杨雄作了题为《把握大势,把准方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主题报告。他披露,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在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第二步到203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跻身全球重要创新城市行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21:04

三是要区分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两种形态。技术创新的成果往往物化为实体产品,这是创新的基础。同时,现代经济创新本身也在演化出多元不同的模式,创新的“跳跃式”、“开源式”、“分散式”特征日益明显,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更多的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形式的“混搭”创新。比如,在应用软件领域,大量开源平台出现,让更多的创新创业者可以参与其中;阿里巴巴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的商业模式和购物方式,把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带到了世界前列。商业模式创新由于切近市场需求的最前端,从解决生活、生产的直接问题入手,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集成已有技术创新成果,并牵引技术创新向着更有效的地方突破,最终产生倒逼和放大技术创新的效果。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克服重技术、轻市场,重实体产品、轻商业模式的固有观念,鼓励更多企业立足大众消费需求、产业升级需求来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8:21:41
代表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正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潜意识中将这些理念与这座城市相关联。这是中央领导高瞻远瞩的殷切希望,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21:56

四是要区分战略性和市场性两种需求。战略性需求主要是发轫于国家战略需要,如军工装备研制、重大产业突破等,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对此,应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由政府主导,超前布局,组织各方力量进行自主创新技术的攻关。另一方面,对来自于大众的市场性需求,必须依靠众多企业的创新活动和竞争来满足、创造需求。应鼓励企业重视研究市场需求特别是差异化、细分化的市场需求,研究不同群体消费者心理并据此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和独具慧眼的能力成为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翔宇发布于:2017-11-09 18:23:01
根据习*总书记的要求,上海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为此,上海市委今年已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一号课题加以调研。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24:14

第一,要把政府角色定准。在支持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是抓好基础性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对大量面向市场的企业创新活动,政府部门要大力简政放权,放开管制,避免行政干预。要尊重和相信市场内生的创新力量,对创新事物保持容忍、克制和审慎,要改变政府部门过去分钱分物当裁判的工作方式,切实在创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普惠性政策安排和开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翔宇发布于:2017-11-09 18:24:24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是什么?一是定位于具有全球影响力。(全球视野)   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   三是要体现出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带动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满发布于:2017-11-09 18:24:25
杨雄说,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也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是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上海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8:24:40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从时间标尺上衡量,其效应可能辐射未来30年甚至更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24:55

第二,把多主体力量放大。构筑和维系上海科技创新之果生生不息的“热带雨林”系统,保持众多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创新组织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竞争性,让更多主体参与其中以释放全社会创新潜能。要通过改革攻坚解决体制内机构创新活力不强的问题,也应重视通过不断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来引进创新主体和资源,以增量激活推动存量调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25:26

第三,把市场激励搞对。就激励全社会创新主体而言,上海应在保护知识产权、大力吸引天使投资等各类风险资本、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在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设计上要争取国家支持上海先行先试。同时,要加快体制内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改革创新,在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扩大股权激励试点及健全国资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尽快形成一整套符合创新内在规律、与市场化接轨的有效办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8:25:27
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新形势下中央对上海的定位,也是上海突破自身瓶颈、重构动力的根本举措。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26:08

第四,把专业服务做细。现代科研活动越来越依赖专业化分工合作,上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已构成一个新兴的行业,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技术推广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据普查资料,2013年末该行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数和法人单位资产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22.7%、57.9%和1.8倍。要适应创新主体大众化新趋势,充分依托上海“四个中心”综合服务功能,优化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优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打造支持创新活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为建设科创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娄威发布于:2017-11-09 18:26:49

第五,把创新土壤植厚。打造科创中心成为生生不息的“雨林”,说到底要靠肥沃的创新土壤承载和滋养。其中包括: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大学,着力培育具有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完善有利于吸引海内外创新人才的工作和居住证制度,形成生活便捷、宜居生态环境、信用诚信体系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满发布于:2017-11-09 18:27:31
杨雄指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我们拥有大量的科技资源。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20万,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5位,占全国总数的11%。拥有各类高校68所、高新技术企业5400多家,集聚了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微小卫星中心等数十个国家级研发机构,还建成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近年来,陆续形成了光刻机、刻蚀机、高端影像诊疗、重大新药等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大型客机等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上海具有较高的创新开放度。在沪外资研发中心达3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4和1/3。同时,大量上海企业在硅谷等地设立了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我们拥有较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现有孵化器149家,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近100家,还先后开展了股权激励、国际人才引进等一系列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20多年持续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年来的改革成果,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更全面的综合服务、更开放的制度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嘉政发布于:2017-11-09 18:28:04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不仅是上海加快

创新驱动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利用上海优势带动全国创新发展的要求。

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希望上海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

力的科创中心进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8:28:13
创新,才有出路。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是习*总书记去年5月在沪考察时,对上海提出的发展定位和工作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8:28:45
知识化和全球化这两大趋势正在重构全球科技与经济版图。以研究跨国研发体系著称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德斌表示,纽约、伦敦、东京、首尔等已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创新中心的目标规划,全球创新网络的枢纽性节点城市正成为大国转变发展模式、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在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万看来,未来10年至20年,全球范围内将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随着创新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将伴随着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出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8:29:30
事实上,除了用全球视野观察,上海必须立足国家转型发展的大势。当前,我国已告别赶超式高速发展,进入新常态。要适应新常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发展动力的切换,由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嘉仪发布于:2017-11-09 18:29:50

(一)奋斗目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不断提升上海在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嘉政发布于:2017-11-09 18:30:01

科创中心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

展,对其它区域具有明显的集聚与辐射作用。科创中心具有创新精神突出、创

新要素聚集、创新成果丰富、创新产业发达和创新环境优越等特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8:30:06
上海市委书记*指出,对上海而言,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到了关键时候,上海的出路是在围绕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水平和价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上海就没有出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嘉政发布于:2017-11-09 18:30:42

具体地说,

全球科创中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持续地产生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

大影响的原创技术。二是持续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三是每若干年就要产

生一家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颠覆性影响的企业。四是原创思想

的发源地和汇聚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嘉仪发布于:2017-11-09 18:30:58

对这座立志改变世界创新版图的城市来说,“科创”正在重塑城市品格,并将成为它最鲜明的特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泓锦发布于:2017-11-09 18:31:10
最难最关键是体制机制突破,过去几个月中,有关科创中心建设的细节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上海市委一次次集中论证、调研,伴随着一系列公开报道,“一号课题”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8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