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随意打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总揽发展全局,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经济外交理论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习*同志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定位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也是我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作为习*同志经济外交思想的具体承载,“一带一路”倡议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为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外交提供了旗帜引领,开创了成功实践。
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中国发展速度奇迹。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我们坚持和不断完善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呈现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比较优势,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得到跨越式发展,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并用其陆续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从世界发展的维度看,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些话,展现出中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的决心,点燃了世界走出经济阴霾、实现和平发展的助推器。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建设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也是中国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提供的一项国际公共产品
尤其是2001年12月我国在经历十六年艰难的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跨入新的阶段,集中释放了大批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辉煌成果。如今,我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货物贸易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世界第三,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贸和制造后进国家变成了如今的经贸大国和制造大国。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面临新需求,对外面临新挑战,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并着力扩大、深化、提高对外开放战略和对外开放政策。
从国际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将延续。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至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将长期处于缓慢复苏和调整当中,全球性产能过剩,竞争加剧,“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产业转移出现高端制造业向美欧回流,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和印度迁徙的趋势;WTO框架下多边谈判停滞不前,贸易区域自由化趋势另辟蹊径;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从G20杭州峰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从亚投行、丝路基金成立,到中欧班列开通,再到人民币顺利“入篮”,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距离世界经济舞台中央的位置越来越近,在国际场合收获的“朋友圈”点赞数越来越多。开放、自信的中国,让世界聆听来自东方的好声音。
二是全球生产价值链分工在不断深化。过去各国产业间分工如今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产业内分工,甚至是产品内分工。价值链的升级从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的环节,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环节或者向信息和管理密集的环节移动,这是全球分工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