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以水帖.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8:00-19:30). 3.每人发帖数不低于10. 参考方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大学生可以怎么做等…… 朋友们尽情发挥~
1.不可以水帖.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8:00-19:30). 3.每人发帖数不低于10. 参考方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大学生可以怎么做等…… 朋友们尽情发挥~
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环保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理念。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演化规律。自然生态系统经过演化,表现出空间上的完整性,即水、土、气等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但各要素具有不同自然和社会属性,需要处理好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根据作用范围不同,表现为局地、区域和全球性问题。
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和全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建立,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生态文明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等仍是现今所面临的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在过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能源资源过度消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环境成本较高。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要求我们政府健全相关监督机制,优化各项考核体系。首先,要加强政风建设,坚决杜绝一切通风报信、隐瞒漏报环境问题的现象,一经查出,必须严肃处理,为我国生态文明开展提供良好的行政环境。其次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
本质上说,生态经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潜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今后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解决彼此之间对立的矛盾冲突,处于客观的角度合理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实现生态经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
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我们更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 二是加强部门协作,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 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 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我看,我们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之间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在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是有重大意义的。只有正确认 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反之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我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全面建设生态社会是我国走向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当前政府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发展建设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领域,而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共同研究的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需要全世界的支持去实现这项伟大的事业。
总体来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生态文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故从而可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倒逼作用很先导作用。提供环境准入门槛,认真落实规划环境评价要求,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全程跟踪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评价与验收管理机制、环保部门上下级联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性的环保、节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找到契合点、生长点;有利于凝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社会共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其一。我们要正确认识彼此之间关系,坚持“五位一体”,建设一个更为美丽的中国
从制度上来说,我们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