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世界各国的社会再生产相互依存,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能自我孤立,闭关自守。而随着时间不断推移,扩大对外开放已是必然的趋势。现在我们已然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互通也推动了国家的进一步的对外开放。
有改革开放,就没有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铁的事实。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我们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更需要充分认识扩大对外开放是强国富国之路;更需要明确经济特区应当在我国的对外开放中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要起到前沿、窗口的作用。经济特区率先走向国际市场,与国际经济接轨,对我国的对外开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强调,经济特区总的指导思想是要放,不是收。他鼓励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方面,要大胆地干,大胆地闯。经济特区能否发展,首先要看能否在对外开放中有所作为,有新的贡献。
现在影响中国下一步开放主要因素,首先不在经济层面,而是在思想观念、政治层面。如果没有1978年“真理标准”的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没有*果断否定文化大革命,就不会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当时的思想解放,就不会有中国后三十年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实际上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对外开放需要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引导外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投向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等领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要合理布局,认真办好。还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领域的合作。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组建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到国外投资建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
现在似乎又到三十年以前需要有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时候了,要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把尺子,来衡量一下,哪些是被实践证明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应该修正。如果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这个标准,我们就无法说清现实中的问题,就会无休止地进行那些毫无意义的争论。
我们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对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影响。有人说,现在是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三者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对外开放。现在情况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信息化趋势不可阻挡。信息化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快速普及。信息化正在改变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全球经济结构,也重塑世界的竞争格局。
谁能在信息化大趋势下,能够占住先机,谁就能在这一新的竞争环境下,取得胜利。现在大家看到的全球企业,他们是在全球网络环境下,借助虚拟组织进行办公和管理,靠的主要不是人海战术,而是知识、人才和技术。这种全球企业的出现,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与信息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化环境有直接联系的,这个趋势将不可改变。
中国在未来新的开放格局下,我们已经不是简单地吸引外资,扩大外贸,而且还有对外投资,要走出去,如何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提升我们对外开放的水平,迎接信息化、全球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趋势,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必须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反思对外开放,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扩大对外开放与确立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机地结合起。从过去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我们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吸引外资来提升和拉动经济增长,这个思路是没错的。但是,越到后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我们不可能长期维持低人力成本和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过渡地依靠扩大外贸和大量引进外资维持经济的高增长。
现在的中国也正如一位记者所言:从G20杭州峰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从亚投行、丝路基金成立,到中欧班列开通,再到人民币顺利“入篮”,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距离世界经济舞台中央的位置越来越近,在国际场合收获的“朋友圈”点赞数越来越多。开放、自信的中国,让世界聆听来自东方的好声音。我们也期待国家有更好的发展。
如果我们经济增长方式不能确立以扩大内需为主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许很难走远。因此,我国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既包含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应该包括如何确立以扩大内需拉动为主与扩大对外开放并举相结合的经济增长的内涵。这也许是我国未来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