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起养生第三天打卡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叶彩凤发布于:2021-10-14 07:51:30
清热泻火药的学习总结
点赞 (0) 回复
33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秀发布于:2021-10-14 10:14:36
丹皮,赤芍,紫草,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穿心莲,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板蓝根颗粒,黄连解毒片,牛黄解毒片,三金片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周倩发布于:2021-10-14 10:18:24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杜蕊洁发布于:2021-10-14 10:18:32
决明子作用: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1)肝热或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 (2)热结肠燥便秘。石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主治病证 :(1)温病气分高热。 (2)肺热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陈利雅发布于:2021-10-14 10:19:25
病情分析: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尼木初发布于:2021-10-14 10:19:36
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解瘀泄毒的功效。因为紫苏辛散性温能够解表散寒,发汗力较强,用于外感风寒出现的表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它能够行气、宽中、除胀和胃止呕,用于治疗中焦气机郁滞出现的胸脘胀满、恶心、呕逆等症状。因为辛能行善,具有理气安胎的功效,对于气瘀以后出现的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能够解鱼蟹中毒而出现的腹痛、泄泻症状。同时它具有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以及身体出现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郁京窈发布于:2021-10-14 10:21:11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 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丁法伟发布于:2021-10-14 10:21:34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张静发布于:2021-10-14 10:23:41
清热泻火药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等。性味多苦寒或甘寒。能清气分实热,适用于外感温热病气分热盛;能泻脏腑之火,适用于脏腑(肺、心、肝、肾、胃)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李燕萍发布于:2021-10-14 10:23:53
黄芩,黄连,黄柏黄俗称“三黄”,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对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痢疾或热毒炽盛引起的发热,便秘,口舌生疮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衡发布于:2021-10-14 10:24:00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黄欣雨发布于:2021-10-14 10:24:10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朱晓悦发布于:2021-10-14 10:24:22
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疼。其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下一切癥瘕积聚,能开心下热痰以愈疯狂,降肠胃热实以通燥结,其香窜透窍之力,又兼利小便。性虽趋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齿疼,用之皆为要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高仲霞发布于:2021-10-14 10:24:25
清热泻火药性味辛寒,可适用于一系列热证,主要是是热在气分。但因其大辛大寒,易损伤脾胃,使用时当注意顾护胃气。清热泻火药包含的药物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唐钰涛发布于:2021-10-14 10:25:04
清热泻火药性味甘寒或苦寒,清热力很强,具清热泻火之功效。适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气分湿热证 见高热烦躁、汗出、口渴欲饮、苔黄、脉洪大有力。 脏腑火热证 心热:口舌生疮、心烦不眠。 肝热:急躁易怒、目赤肿痛。 肺热:咳嗽气喘、咳痰黄稠。 胃热:口臭、口渴、龈肿、善肌。 膀胱热:尿短赤、涩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姜璐发布于:2021-10-14 10:26:10
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疼。其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下一切癥瘕积聚,能开心下热痰以愈疯狂,降肠胃热实以通燥结,其香窜透窍之力,又兼利小便。性虽趋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齿疼,用之皆为要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罗鑫发布于:2021-10-14 10:27:42
清热泻火的中药有穿心莲、大青叶、黄芩、野菊花、栀子、龙胆草等;使用清热泻火的药物最好是通过医生诊断后、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另外还可以吃一些清热下火的中成药,例如清火栀麦片、清火片等。另外还需要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肥腻的食物。生活上要按时休息、多喝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婷婷发布于:2021-10-14 10:28:32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秦会昀发布于:2021-10-14 10:29:29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身体上有上火的症状,要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清热泻火药物来进行治疗,在生活当中要多饮水,有利于新陈代谢毒物排出,饮食当中要避免吃些辛辣刺激性过强食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穰雨蝶发布于:2021-10-14 10:30:53
清热泻火药:如知母:清热泄火,滋阴润燥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吴艳梅发布于:2021-10-14 10:31:22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高梓华发布于:2021-10-14 10:32:26
一、清热泻火药概念 性味甘寒或苦寒,清热力很强,具清热泻火之功效。适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气分湿热证 见高热烦躁、汗出、口渴欲饮、苔黄、脉洪大有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鲜茜雯发布于:2021-10-14 10:32:59
浮萍: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透疹止痒。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彦玭发布于:2021-10-14 10:36:29
清热泻火药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等。性味多苦寒或甘寒。能清气分实热,适用于外感温热病气分热盛;能泻脏腑之火,适用于脏腑(肺、心、肝、肾、胃)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尼木初发布于:2021-10-14 10:37:50
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解瘀泄毒的功效。因为紫苏辛散性温能够解表散寒,发汗力较强,用于外感风寒出现的表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它能够行气、宽中、除胀和胃止呕,用于治疗中焦气机郁滞出现的胸脘胀满、恶心、呕逆等症状。因为辛能行善,具有理气安胎的功效,对于气瘀以后出现的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能够解鱼蟹中毒而出现的腹痛、泄泻症状。同时它具有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以及身体出现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黄玮铮发布于:2021-10-14 10:38:19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周鑫鑫发布于:2021-10-14 10:39:15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石膏、知母、生地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谢宇洋发布于:2021-10-14 10:39:39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谢宇洋发布于:2021-10-14 10:40:33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李青发布于:2021-10-14 10:40:39
清热泻火药常用有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薛奇卓发布于:2021-10-14 10:41:44
常见的清热泻火药有: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