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话题讨论,广西如何能够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对接?请大家思考并积极发言!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话题讨论,广西如何能够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对接?请大家思考并积极发言!
首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向东开放的意识,要跟粤港澳大湾区贴近、看齐,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园区经济大发展。其次,要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试验区的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最后,要与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产业对接。而如何东融,则是关键。结合试验区实际,要紧扣“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新定位、新要求,突出“一线三点两面”的思路,把机遇变成优势,勇于创新争先,争当“东融”战略排头兵。“一线抓融合”,即抓好“项目落地、招商引资”一主线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三点”抓突破,即以江南片区为主战场,加快产业聚集,逐步形成施工建设区、行政办公区、党群服务区;以解决融资难为突破口,逐步推动财政金融工作迈上新台阶;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增强园区竞争优势。“两面”抓攻坚,合力抓好项目攻坚(“三年三工程”活动)、脱贫攻坚,促进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正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国家战略,广西将乘着这一东风,加快全方位对接发展步伐。
1. 在交通互联方面,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通交通梗阻,推动互联互通便利化是关键,广西将全面加速构建海陆空立体*。加大铁路规划建设力度,同时加大公路建设力度。
2. 在产业转移方面,广西在积极拥抱大湾区“溢出效应”红利的同时,将打破被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固有思维,主动融入大湾区。实施全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广西全产业链承接大湾区日用化工、日用不锈钢制品、五金水暖、纺织服装等消费品加工业和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无人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全区打造15个至20个全产业链园区。
3. 在平台引领方面,加*引领对接。促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试验区成为对接大湾区的重要平台。进一步贯彻落实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落实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
4. 打造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联合大湾区加快推进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等“一带一路”重要载体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南宁五象新区和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新的合作平台。
加大商贸物流集聚区发展,打造面向大湾区的特色农产品主要集散地。流经广西境内的西江是珠江水系干流之一,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对大湾区意义重大。应健全生态文明联动机制,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与粤港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共建共治。
《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1.全面打通面向大湾区省际高速断头路,将贺州、玉林、梧州等市整体打造成广西对接大湾区的东部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南宁五象新区和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全面打通面向大湾区的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打造对接大湾区的两大经济带和培育对接大湾区的三大合作区,构建“两带三区”的空间格局。2.两带三区,支持贺州市建设东融先行示范区《规划》近期规划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到2022年,对接大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建成面向大湾区的东融通道,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发展、生态合作等对接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对接大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大湾区绿色腹地的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大湾区产业辐射的重要区域,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大湾区向西南地区辐射拓展的枢纽作用显著增强。广西将高水平构建“两带三区”的空间格局,实现与大湾区的充分联动发展。“两带三区”为沿江升级、沿海突破,打造对接大湾区的两大经济带;培育对接大湾区的东部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南部沿海开放引领区和西南跨境经济合作区三大合作区。其中,东部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将争取将符合广西实际的港澳优惠政策在试验区延伸。支持贺州市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将贺州、玉林、梧州等市整体打造成广西对接大湾区的东部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3.互联互通打通面向大湾区省际高速断头路,广西毗邻粤港澳、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规划》提出,把交通互联互通作为先导,最大限度发挥广西的沿海沿边区位优势,打造面向大湾区的东融通道和连接大湾区与东盟的西部通道。支持在南宁、钦州、防城港等市建设双向联通我国西南、西北与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建设连通大湾区的快速交通干道,积极打造南宁经玉林至深圳至香港等直达大湾区的高速铁路,全面打通面向大湾区的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共同提升省际互联互通水平。加强南宁、桂林等城市的机场与大湾区主要机场的航线合作,积极推动两广之间支线机场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造对接大湾区、承接国内、沟通东盟的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空中心。4.融合创新,积极创建国家级南宁五象新区,共建利益共享的产业链,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广西独特功能。在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规划》提出,重点推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贺州等市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市开展深度合作,引进一批制造业项目,打造一批制造业集群。打造产业合作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南宁五象新区和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支持广西城市与大湾区城市开展产业协同合作,鼓励大湾区企业和机构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贺州等市创建“飞地园区”和“科创飞地”。加强与大湾区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作,鼓励粤港澳企业在广西建立研发中心和“创新飞地”,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基地。着力加强南宁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无缝对接”,在五象新区布局建设北部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南(南宁)柳(柳州)桂(桂林)科技创新走廊,积极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吸引广深、港澳科研团队落户,联合打造“粤港澳协同创新核心圈”
1.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东融铁路规划建设力度。积极融入大湾区2小时通勤圈,争取国家支持规划建设南宁-玉林-深圳、南宁-合浦-湛江、桂林-玉林-湛江、河池-柳州-贺州等直通大湾区的高速铁路通道。
2.加大产业转移对接。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对接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方向,深入落实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粵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平台作用,办好2019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接受大湾区辐射,对接大湾区市场,承接大湾区产业,借力大湾区发展。
3.利用好区位优势,通过自身与东盟各国还有广东这个大省的地区优势。可以选择作为广东的储存转移备用库(广东与港澳地区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或者成为我国与东盟各国交流对接的桥梁来加强和粤港澳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