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组关于“浅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的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4-27 19:35:22

组长:谢至淳 组员:赵怡凡 崔惠媚 王思颖 强嘉如 秦佳慧 元铭 苏日娜  浅谈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要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要形成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舆论氛围、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经过近一个世纪成千上万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艰苦奋斗,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工业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文化,它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而由于它原来的历史基础十分落后及其达到现时状态的曲折道路,它在许多方面都还没有达到现代社会的先进水平,即没有实现现代化,因而它还有现代化的任务。所谓社会主义建设,就中国而言,其具体内容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毛泽东及其战友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就是为了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邓小平理论就是一个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理论。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其具体内容包括我国社会的一切方面。报告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根据这个理论和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报告就这三方面的建设作了详细的规定。对于文化建设的任务,报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摘编如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秦佳慧发布于:2017-04-27 19:43:57
在当今世界大发展趋势下,各国文化互相撞击、渗透、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用科学开放的态度正视这一事实,解放思想,因势利导,在充分利用机遇的同时迎接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秦佳慧发布于:2017-04-27 19:44:57
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孔子学院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对汉语的青睐,都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秦佳慧发布于:2017-04-27 19:45:47
当今,文化多元化对我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影响日益显现,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始终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的优势,通过各种手段向中国传播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鼓吹文化多元性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伴随着这一趋势,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容易发生变化。不可否认西方文化确实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一面,但我们要有选择地吸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4-27 19:47:17

我国如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的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南,维系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宽领域开展交流与互动,做到资源共享;充分突出地域特色,努力实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建设;甄别对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事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4-27 19:5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基础上,

与中国社会客观历史条件相结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4-27 19:51: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世界观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核心观点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化建设,是由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其实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正确理解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4-27 19:53: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和我党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与光荣传统,是对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多年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继承与发展,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4-27 19:56: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4-27 19:58: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现阶段,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育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谋生本领,不仅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更应强调关注他们的素质培育与能力生成,使更多适龄青少年学有所成,并能做到学以致用,将学习变为一种提高个人素质、成长成才的条件和手段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为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4-27 19:59:58
党和国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人民的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的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4-27 20:02:06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文化的繁荣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中国在经历一段时间高速发展后,如今又到了一个改革转型关键期,这尤其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解放思想、持续地理论创新。如果以落后的或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文化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发展的停滞或倒退。显然,没有先进文化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至淳发布于:2017-04-27 20:03: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反映社会进步与时代精神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4-27 20:06:14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4-27 20:06:53

现在的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发展的问题依然严峻,所以我们进行文化建设依然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搞好精神文化建设,要找好它们之间的平衡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4-27 20:07:29
加强了各省、市、区博物馆建设,将本地区的历史、人文、生物和地理等资源在博物馆内充分展示,免费向当地民众开放,并组织适龄青少年进行观摩与学习,提高人民群众对本地风土民情的了解与认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4-27 20:08:28
在吸收借鉴国外文化的同时,不仅仅只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同时国外的一些腐朽思想对我国社会的舆论环境也造成了不小的危害,比如: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拜金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等等,这些腐朽思想和意识借助网络和多种媒介的传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对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伤害,甚至为某些蓄意扰乱视听、别有用心的国内外势力所利用,极大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4-27 20:09:09
充分激发全国各地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突出地域特色,努力实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建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4-27 20:09:48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当今中国,虽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主流,但封建主义文化时而沉渣泛起,资本主义文化也不断冲击,各种负面文化思潮的交织争锋也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充满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4-27 20:09:52
我国国土广袤、地域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但只有充分提炼才能体现出其生动性和价值。也正是由于文化本身的地域性特点,中华民族的各地文化才会充满魅力而耐人寻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4-27 20:10:29

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坚持“两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经过不懈地努力,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的文化环境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更好地实现文化建设教育人民群众、净化社会风气、陶冶生活情操、丰富精神世界的功能,迎接多元文化和多种思潮交织的全球文化舆论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立足本土,鼓励多样,突出亮点,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普适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至淳发布于:2017-04-27 20:1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世界观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核心观点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化建设,是由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其实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正确理解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4-27 20:11:28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源和精神家园。现在全球化影响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国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对作为未来祖国接班人的青年一代影响颇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从实际出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深入实践,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4-27 20:11:32

从宏观层面来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文化的繁荣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中国在经历一段时间高速发展后,如今又到了一个改革转型关键期,这尤其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解放思想、持续地理论创新。如果以落后的或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文化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发展的停滞或倒退。显然,没有先进文化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4-27 20:12:04

从微观层面来说,文化事关人的思维方式,事关人的精神力量,事关人的生命境界,事关人的全面发展。近代以来迫于亡国与落后之危局,中华民族之精神高度贯注于救亡图存与发展赶超的伟大实践中。但新世纪随着经济迅速强盛、物质极大丰富、科技快速更新,人民也相继从生存束缚中解放出来,个人的休息时间及剩余精力逐渐增多,而劳动又尚未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时个人深层次的精神问题就突显出来,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精神生活,就成为人们的客观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4-27 20:12:44

现在,个人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多变性趋势,随着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泥沙俱下,个人价值观的选择更容易误入歧途。价值观的错误或精神的坍塌意味着精神家园的危机,从而使人的动物性一面易于暴露,即表现为自私放纵、蒙昧野蛮、迷信无知、仇恨暴力等等极端方式。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继续有力地推进经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之外,更紧迫地需要文化之阳光雨露的滋养润泽,这时文化可以而且必须发挥核心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4-27 20:13:0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南,维系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守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文化格局“西强他弱”和“西强东弱”的态势并未改变,以经济力量为背景的文化力量的强弱,突出表现在其文化力量的“渗透力”和“吸引力”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势突破民族地域的边界轻而易举地渗入我国人民群众的点滴日常生活,影响并改变着国人的观念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样的例子:一个民族在武力上征服了另一个民族,但却被被征服者在文化上同化了,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性;更出现过这样的例子:一个民族要征服另一个民族,首先通过文化的渗透,改变其文化价值观,这种征服比任何军事、经济方面的掠夺和征服花得代价都小,却取得了最大的效果。可见,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维系自身文化的民族性,事关民族存亡和国家安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4-27 20:13:13
经过近一个世纪成千上万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艰苦奋斗,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工业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文化,它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而由于它原来的历史基础十分落后及其达到现时状态的曲折道路,它在许多方面都还没有达到现代社会的先进水平,即没有实现现代化,因而它还有现代化的任务。所谓社会主义建设,就中国而言,其具体内容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4-27 20:14:32

所谓文化,其核心的东西就是其价值观和道德体系。无论是西方的民主、自由,还是东方的儒家文化,其本质都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如果从这个标准来看的话,我们当代文化是很苍白的。我们有什么呢?与当代中国的巨大转型形成对照的是,我们对此缺少体现和解释自己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的知识体系。当然这里也包括缺少解释道德和价值转型的知识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至淳发布于:2017-04-27 20:14: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4-27 20:1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