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如何加快推进上海建设成为科创中心城市?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佳明发布于:2017-04-13 19:53:08
第二组成员:组长:陈嘉彤(1562115)组员:刘佳明(1562101)徐迪亚(1562114)吴淑云(1562113)汪闲庭(1562112)师杭歆(1562118)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要求上海始终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上海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全新要求,为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明确了主攻方向。   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的城市,对全球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有影响力、领导力、支配力的城市,是全球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是上海发展服从并服务于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发展的新常态下,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解放和激活创新活力,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转化为发展动力”。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科技人才、科技水平、科技配套能力、科技与海外交往等实力最雄厚的地方,中央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交给上海,是对上海的极大信任。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驱动力和难得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催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际共识。当前,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国际大都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趋势。纽约、伦敦等城市都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例如,美国借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先发优势,于2012年制定了打造“东部硅谷”的宏伟蓝图,力图使纽约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袖。英国于2010年启动实施“英国科技城”国家战略,试图将东伦敦地区打造为世界一流的国际技术中心。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全球城市的难得机遇,在世界经济竞合发展的背景下,要只争朝夕,快马加鞭。   如何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上海发展的定位和工作要求,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任组长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被列为今年市委唯一的重点调研课题,现已由前期研究进入专题研究阶段。课题将聚焦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和重大创新举措等进行深入研究。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规划如何作为?   第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将是未来上海发展的核心功能,是“四个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二,要借鉴其他全球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优化以人为本的创新空间。例如,中心城聚焦杨浦、徐汇、长宁等高校密集区,致力于集聚科技研发、科技金融、文化创意、创新服务等功能,构建高能级创新引擎,打造高能级核心创新区,并推动漕河泾、市北等园区转型升级。郊区重点对具有较强科技研发基础和成果转化能力的科技商务区如张江、紫竹园等,完善商务、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提升园区创新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已布局到嘉定、松江、临港的大学与研究机构等资源,推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科技城建设。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的宜居环境。“家有梧桐,凤凰来栖”。以建设国际人才枢纽为目标,以“低碳、生态、智慧、健康、人文”为标准,打造新型国际化社区,吸引国际国内优秀创新人才的集聚。
点赞 (0)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师杭歆发布于:2017-04-13 20:04:11
1562119 师杭歆 增强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领力。推进购买学会办事机构管理服务试点,推动学会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和学会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干部双向挂职交流长效机制,在服务中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佳明发布于:2017-04-13 20:04:27
刘佳明,1562101 四是缺乏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能力;五是缺乏持续不断产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变革性技术成果的能力;六是缺乏学术传承和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淑云发布于:2017-04-13 20:04:27
1562114吴淑云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破解影响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制度性障碍。关键要从政府自身改革做起,下决心简政放权,坚决改革政府条块分割、分钱分物的管理体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淑云发布于:2017-04-13 20:04:53
1562114 吴淑云 建设科创中心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促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联动发展。上海打造“第五个中心”影响深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佳明发布于:2017-04-13 20:05:03
刘佳明,1562101 二、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路径探讨 路径之一,调整发展指导思想。上海正在做面向未来30年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新一轮城市规划的编制,应把科创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定位,和 “四个中心”建设并行。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都是产业中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5:08
“不必为指标数字所累,关键还是持之以恒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表示,“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改革开放排头兵,主要体现在我们要建设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贡献。创新发展先行者,主要体现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师杭歆发布于:2017-04-13 20:05:18
1562119师杭歆 二是在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平台建设上有新作为。进一步丰富供给,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发挥临港地区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高能级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5:31
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形成增长新亮点   历史上,上海手表、海鸥相机、凤凰自行车……都曾是“上海制造”的代名词,如今,虽然制造业的比重降低,但作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载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离不开制造业这一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佳明发布于:2017-04-13 20:05:33
刘佳明,1562101 路径之二,创新科研体制,提高科研投入效率。深圳过去数十年,在一个建市之初只有两个工程师的城市实现了高科技产业的整体跃进,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迈瑞、比亚迪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明星企业,PCT国际专利数量连续9年居国内城市之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淑云发布于:2017-04-13 20:05:37
1562114 吴淑云  要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进一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健全国内人才引进政策,改进人才居住证积分制度和直接落户办法,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师杭歆发布于:2017-04-13 20:05:42
1562119师杭歆推进科普产品展示交流平台和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实现2020年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的目标打好基础;推进离岸人才创新创业等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做好院士举荐、科技精英评选等,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淑云发布于:2017-04-13 20:06:00
1562114 吴淑云 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科技中介服务集群化发展,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支持各类研发创新机构发展,建造更多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强化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法治保障,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将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布局,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布局一批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集聚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6:11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告诉记者,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始终抓住“调结构、转方式”这一核心,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和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方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取得一定成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师杭歆发布于:2017-04-13 20:06:12
1562119师杭歆 三是在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上有新作为。扎实推进线上线下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把科学会堂建成学术思想交流、科学精神传播、创新成果展示、科技工作者交朋会友的场所;加快科协组织和工作网上改革转型,实现网上联系、网上服务、网上引导、网上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递交满意答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6:27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7.5%,2015年达到2.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7%左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7%,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6:49
与此同时,制造业提质增效步伐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8.5%,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7:10
与此同时,制造业提质增效步伐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8.5%,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7:26
2016年5月,上海出台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成为上海今后五年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纲领性文件。6月,《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为上海制造业今后5年实现高质量、高能级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淑云发布于:2017-04-13 20:07:31
1562114 吴淑云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科技中介服务集群化发展,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支持各类研发创新机构发展,建造更多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强化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法治保障,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7:51
上海市副市长周波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调结构转方式工作,提出减少“四个依赖”:“一是减少投资依赖,二是减少重化企业依赖,三是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依赖,四是减少房地产依赖。”   周波同时坦言,“德国和新加坡在金融危机中较好的表现证明:服务业所占比例并非越高越好,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要有一定比例的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制造业所占经济比例不低于25%。”他同时透露,上海将利用良好产业基础,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制造业保障土地供应,政府将聚焦新能源汽车、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半导体装备等领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8:12
上海市副市长周波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调结构转方式工作,提出减少“四个依赖”:“一是减少投资依赖,二是减少重化企业依赖,三是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依赖,四是减少房地产依赖。”   周波同时坦言,“德国和新加坡在金融危机中较好的表现证明:服务业所占比例并非越高越好,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要有一定比例的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制造业所占经济比例不低于25%。”他同时透露,上海将利用良好产业基础,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制造业保障土地供应,政府将聚焦新能源汽车、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半导体装备等领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08:35
上海以张江地区为主要载体,集中规划和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力求打造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目前,光源一期、蛋白质科学设施、超算中心等大科学设施建设完成,超强超短激光、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观测网等新一批项目落户上海。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组建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一批创新功能型平台,有力促进了全社会创新资源集聚和开放协同。以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支持张江、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和临港等地开展创新导向的区域规划,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培育创新企业和产业,成为上海创新发展的新增长极。推动张江示范区和上海自贸区联动发展,加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营造形成适应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环境,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全市众创空间达到450余家,苏河汇、莘泽孵化器成为新三板众创空间第一、第二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淑云发布于:2017-04-13 20:09:16
1562114 吴淑云 建设综合性、开放型的全球科创中心,是上海的优势使然,也是使命所在。“若论科教资源,北京比上海更富集。若论产业创新,深圳比上海更有活力。但把这些元素综合起来,实现科技与产业的结合,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师杭歆发布于:2017-04-13 20:10:53
1562119师杭歆 着力打造科创中心核心载体 上海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曹振全表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战略部署和张江示范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发展目标,着眼全球,整体谋划,聚焦重点,先行先试,力争取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嘉彤发布于:2017-04-13 20:11:38
转变职能,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体制机制,同样是确保上海迈向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一环。如今,上海以承担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从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走好“退、放、进、变”四部曲,努力做到相信市场、尊重主体、各司其职、多元共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闲庭发布于:2017-04-14 07:53:21
1562113汪闲庭   去年,市委出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意见,确定六大重要承载区,临港集团负责开发临港和漕河泾都名列其中。今年上海市委要求我们继续发力加快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重要承载区建设,对临港集团推动产业转型,园区转型提出更高要求,也成为集团转型发展新动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闲庭发布于:2017-04-14 07:53:49
1562113汪闲庭   第一,通过深入学习深刻感受到建设承载区是临港发展重大机遇,也是临港集团重要责任。   上海发源于港口,城市中心向东南方向发展,开发浦东是重要一环节,开发临港也是重要的一环节,全市发展来看,临港是上海发展最大空间和潜力所在。这些年来市委决策在临港地区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自主制造,建设临港产业区,是防止上海产业空心化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临港产业区要在全局当中起到重要作用,发挥重要功能,临港作为主力军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己任,在临港产业集聚更多产业,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骨干和支撑作用。从临港产业区职责使命来看,十三五期间提升主体承载区功能,关键提升体现国家战略和国际水平,代表国家进行产业国际竞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闲庭发布于:2017-04-14 07:54:16
1562113汪闲庭   第二,通过研究初步确立建设临港主体承载区的建设思想、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上抓住123,一高举一面旗帜,二坚持两个并重,推动重大产业和推动创新创业并重,帮助科创成果走完最后一公里实现产业化,形成价值和影响力。三实现三个拓展,跳出原有园区开发建设,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拓展,注重生产产业环节,更要注重产业研发销售环节。从产业链向创新链拓展,注重产业发展,更要注重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相互促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闲庭发布于:2017-04-14 07:54:41
1562113汪闲庭 第三,加强物流布局,发展保税物流产业区具有自备口岸码头,今年希望将宝马吞吐量达到30万左右规模。第四,加强海外布局,海外布局临港海外发展中心,全球领先科技项目引进上海,落户临港。这方面我们在旧金山开业,明年将在德国和以色列继续布局。重要的机制方面关键是要抓住现有园区开发企业。我们已经建立了100亿元规模园区开发基金,这个开发基金是全国社保基金领头,目前已经对外投出4个项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闲庭发布于:2017-04-14 07:55:38
1562113汪闲庭   第四,引进企业技术研究院,推出创新部门,建设研发平台,推动传统生产基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