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大学生无疑将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上海将建立高校、企业、社会的人才流动“旋转门”机制,支持高校教师创办企业或进企业兼职、企业人才到高校兼职的双向流动;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制度,为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提供便利和制度保障。此外,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设定创业“特区”,鼓励在校生和一定年限内的毕业生在“特区”内创新创业,支持科技园为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完善和产品开发等提供增值服务。
上海还将拓宽本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资金支持的对象范围和力度;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投导师队伍,引导大学生在“互联网+”新业态下自主创业,成立“上海大学生创业联合会”,为正在创业和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分享和交流创新创业经验和成果的场所。
上海高校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意愿并不太高。除了评估导向之外,一方面,高校对在校师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相对不足,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不够浓厚,高校教师的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严重。另一方面,上海企业购买科研成果意愿不强,跨国公司受制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民营企业的技术和经济承接能力又不足;再次,上海尚未完全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的顺畅渠道,缺乏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经理人队伍,政府审批尚未完全退出高校技术转移市场。
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源泉,也是与国外高水平科研组织交流合作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应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中转站的作用,强化高校引入国外先进理念、方法及技术的功能,从体制机制上为知识成果转化创造优越环境。
强化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上海高校应协同其他主体,主动对接上海优先发展产业的技术需求,减少由于转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损失,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推动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向何处用力?一是促进公平,不是只提供有学上的公平,而是提供人人有发展机会的公平。二是强调科学,包括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教育发展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要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等。三是优质,要构建起一个学生、学校和区域的整体质量体系概念。
大学生科创的阻碍因素可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有学校保障体系不足、科创经费缺乏、指导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等因素
注重因材施教,强化个性化发展。在科创中,部分学生擅长建立数学模型,其他学生计算机编程和动手能力较强,另外有一批学生在找创新点和研究思路方面有特长,甚至还有部分同学在科研能力上有所欠缺,但他们在组织管理、统筹各方面要素上有专长。对待他们,绝对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天空任鸟飞,以兴趣和成就感来促进科创,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营造积极氛围,构建育人环境加强科创的宣传力度,在比赛报名期间通过海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广泛地宣传,同时开设获奖学生经验传授讲座和教师竞赛指导课,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科创。对于获奖或在过程中有重要进展、表现积极的团队或个人,提供专项奖学金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让获奖学生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通过树立榜样的形式激发那些未参加科创学生的参赛热情,对于正在参加竞赛的学生而言,此项举措稳固了其参赛信心。总体而言,需要构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来促进整个学生队伍创新氛围和科创精神的养成。
加强科研实践,增强积极体验。大学生参加科创时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学习积累来进行科研实践,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并培养自身学习新知识、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希望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促进自我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快乐、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充满信心地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感知生活中的幸福。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科创实践,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加强科研实践的机会,如成立大学生科创工作室、创新创业园、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等,积极引导学生在各类社会生产、科学研究实践中发展积极心理,并在积极体验下反哺创新实践,提高实践质量。
强调能力培养,注重价值引导。强调个人能力的综合培养,弱化培养过程中的各类成果、指标和考核,将每个学生看成是具有潜力的,以欣赏的眼光鼓励他们发挥自身潜能,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意识、价值理念的培养,实现全面育人功能。科创既要教会学生参加比赛的技巧,更要在最后养成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人格。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通过外在的物质激励,比如奖励和鼓励,可以有效地增加人的动机,但其作用有限,随着某种外在需求的满足,人的动机会减弱甚至消失,只有通过内在因素才能无限激励人的行为[3]。因此,只强调加强大学生科创物质保障和激励,忽略学生创新思维和习惯的养成,无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不利于科创的持续开展。学生如果有好的点子,或者其他的闪光点,一定要及时给予各种正面的评价,强化其积极心理,这里的闪光点不止是创意或思路,也包括集体责任感、利他行为、注重学术道德等各方面,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贯穿价值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学生内在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