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主体、重要力量。按照中央要求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不仅需要理性深入的思考,更需要一整套具有强大行动力的实施方案,这套方案要吸纳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
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政府各方面要形成合力,解决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体制机制瓶颈、营造更好的环境,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让更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和产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真正使创新成为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主动力。
各高校要学深学透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抓住用好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机遇,积极对接落实《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拿出可操作、能落地的举措,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高校要在科创中心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一要着力优化体制机制,二要着力集聚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三要着力推进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布局,四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各高校要分类谋划适应科创中心建设的人才培养,培养内容、标准、模式都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都要注重市场需求。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由以学科为导向,逐步转变为以行业和岗位要求为导向。
各高校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努力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注重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批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
上海正在通过建设高峰高原学科、创新大学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为学生设立创业“特区”等一揽子举措,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针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放活”。完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试点建立若干教学科研和人才“特区”,试行“长聘教职制度”,探索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支持高校建立有利于高端人才集聚的政策制度;还将试点建立合同制科研队伍,完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和激励机制,构建“入职门槛—职初培养—专业发展—职业提升—荣誉成就”的全过程培养体系。
我认为将科创理念推广进上海各高校并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首先要让众创空间应优先布局在高校周边,高校和众创空间的地理联接可促进高校知识溢出,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众创空间的建设。
现代高校学科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新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层出不穷,日益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呈现出学科群和大专业的特征。基于此,在科学研究方面,上海应进一步加大对沪上高校的基础研究投入,鼓励高校加强前沿领域的自由探索性研究。
我们可知,在2004年,杨浦就提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瓶颈,让校区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让园区为创新创业和就业提供载体,让公共社区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 在学城融合过程中,杨浦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企业和成果。
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高校和企业开展学科发展、产业需求及人力资源缺口的预测,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紧缺人才需求的拟合前置。总之,要努力实现高校学科建设与科创中心优先扶持产业相配套,通过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弥补紧缺人才的缺口。
要挖掘高校资源潜力,鼓励高校为各类创客提供专业化的实验平台和创新资源,建立众创空间评价体系,对考评合格的组织以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提供财政支持
我认为上海应优先将众创空间布局在高校周边,盘活高校科技园、孵化器等成熟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网络资源,推动高校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着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针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放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袁雯说,今年上海将完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试点建立若干教学科研和人才“特区”,试行“长聘教职制度”,探索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支持高校建立有利于高端人才集聚的政策制度;还将试点建立合同制科研队伍,完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和激励机制,构建“入职门槛—职初培养—专业发展—职业提升—荣誉成就”的全过程培养体系。
现如今,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状况是:既具有注重人才培养、实行课程综合化,吸收国外课堂教学方法理念,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也存在着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素质,办学特色不突出、缺少创新类课程,缺乏与就业市场的有效衔接的问题。所以建议实行精英教育培养模式,加快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源泉,也是与国外高水平科研组织交流合作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应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中转站的作用,强化高校引入国外先进理念、方法及技术的功能,从体制机制上为知识成果转化创造优越环境。
为了让鼓励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的政策落地,高校不妨先找一些合作共建单位,就一些需要联合攻关的、具有行业共性的技术难题签订合作协议,在此合作框架下,双方再互派研究人员,实现有序的双向流动。
政府部门须加紧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在坚持现有优惠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下放高校知识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比如,可试点教师发明共有产权制度,甚至有条件地将科研成果所有权下放给教师本人;在上海全面推广《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取消对高校科研成果处置的审批,技术转移收入留归高校自主支配;区别对待高校职务发明和企业职务发明,探索职务发明双轨制;改革专利资助政策,联合实施后资助和定向资助机制;注重高校科研成果的外部效应,建立教师科研成果的强制披露制度。
强化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上海高校应协同其他主体,主动对接上海优先发展产业的技术需求,减少由于转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损失,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推动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众创空间应优先布局在高校周边.服务科创中心建设,上海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也应“有进有退”。现代高校学科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新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层出不穷,日益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呈现出学科群和大专业的特征。基于此,在科学研究方面,上海应进一步加大对沪上高校的基础研究投入,鼓励高校加强前沿领域的自由探索性研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高校和企业开展学科发展、产业需求及人力资源缺口的预测,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紧缺人才需求的拟合前置。总之,要努力实现高校学科建设与科创中心优先扶持产业相配套,通过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弥补紧缺人才的缺口。
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众创空间的建设,同样需要上海高校拿出智慧和眼光。高校和众创空间的地理联接可促进高校知识溢出,譬如,杨浦区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就是高校知识溢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样板,2014年总产出达到264亿元,产出强度之高在全球范围内也很罕见。因此,服务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应优先将众创空间布局在高校周边,盘活高校科技园、孵化器等成熟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网络资源,推动高校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此外,要挖掘高校资源潜力,鼓励高校为各类创客提供专业化的实验平台和创新资源,建立众创空间评价体系,对考评合格的组织以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提供财政支持。
创新研究成果并非局限于科技本身,它可以是创新的工具、方法、载体、平台等;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并非局限在本人的成果,可以是推进他人成果实施转化。目前很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遇有障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创新的工具、方法、载体、平台,更缺乏懂得创造或使用这些工具、平台的专业人员。因此,高校现阶段应该以创新的精神,启动一些制度层面的改革试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一大批科研成果从“纸”变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