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组关于“以后上海若作为科创中心城市,我们应该选择主要向哪个方面的科创进行深入的研究? ”问题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玮洁发布于:2017-04-13 19:13:03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要求上海始终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上海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全新要求,为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明确了主攻方向。 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的城市,对全球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有影响力、领导力、支配力的城市,是全球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是上海发展服从并服务于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发展的新常态下,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解放和激活创新活力,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转化为发展动力”。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科技人才、科技水平、科技配套能力、科技与海外交往等实力最雄厚的地方,中央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交给上海,是对上海的极大信任。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驱动力和难得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催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际共识。当前,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国际大都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趋势。纽约、伦敦等城市都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例如,美国借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先发优势,于2012年制定了打造“东部硅谷”的宏伟蓝图,力图使纽约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袖。英国于2010年启动实施“英国科技城”国家战略,试图将东伦敦地区打造为世界一流的国际技术中心。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全球城市的难得机遇,在世界经济竞合发展的背景下,要只争朝夕,快马加鞭。   如何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上海发展的定位和工作要求,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任组长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被列为今年市委唯一的重点调研课题,现已由前期研究进入专题研究阶段。课题将聚焦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和重大创新举措等进行深入研究。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规划如何作为?   第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将是未来上海发展的核心功能,是“四个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二,要借鉴其他全球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优化以人为本的创新空间。例如,中心城聚焦杨浦、徐汇、长宁等高校密集区,致力于集聚科技研发、科技金融、文化创意、创新服务等功能,构建高能级创新引擎,打造高能级核心创新区,并推动漕河泾、市北等园区转型升级。郊区重点对具有较强科技研发基础和成果转化能力的科技商务区如张江、紫竹园等,完善商务、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提升园区创新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已布局到嘉定、松江、临港的大学与研究机构等资源,推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科技城建设。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的宜居环境。“家有梧桐,凤凰来栖”。以建设国际人才枢纽为目标,以“低碳、生态、智慧、健康、人文”为标准,打造新型国际化社区,吸引国际国内优秀创新人才的集聚。
点赞 (0)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大学-徐子逸发布于:2017-04-13 19:40:06

1562120 徐子逸  路径之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创新创业环境短板。上海本土企业创新薄弱,尤其是“草根”的创新。上海要扭转科技企业以外资为主导的局面,从体制、机制上加大对本土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从人才供给、专利申请、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本土科技企业更多政策优惠,帮助企业树立自主品牌、深入开展自主研发,打造本土科技品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大学-徐子逸发布于:2017-04-13 19:40:27

1562120 徐子逸  路径之六,必须在人才、企业、市场、开放、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新的动力、活力和合力。关键是要让创新人才在上海快乐生活,快意创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俊杰发布于:2017-04-13 19:40:27
1562123 赵俊杰 上海的区位优势不可替代,既是对外连接全球网络的窗口,也是对内辐射区域腹地的龙头,区位上两个“扇面”的结合,使上海的天然地就具有对接全球和辐射全国的条件。 上海拥有复旦、交大、同济、中科院上海分院等一批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有165名两院院士、626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有20.9万名研发人员,绝对量上与意大利、加拿大总体持平。上海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的比重每年都在上升,已相当于全国的1.5倍水平,R&D;经费的增速也已经超过了GDP增速。还有学者研究发现,从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总部数量上看,上海在全球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1000座城市排名表中,位置仅次于东京和硅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0:29

1422405 徐丽萍

政府职责是制定政策、改革体制、增加投入、完善法治、培育资本市场。政府要从抓大项目转向抓科技公共服务,从重项目审批转向重市场培育;从重研发投入转向重政府采购,加快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重前期立项转向重全过程管理,提高科技管理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由重经费分配转向重使用绩效,努力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1:57

1422405徐丽萍

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并不低,但带动社会投入不够。2012

年上海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达到5.9,北京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为4.2%,而北京全社会科技支出量远超上海。2012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4%。同时,要防止把科创中心建设当成是“一年一个样,三

年大变样”的速度工程,当成是重大工程与项目的叠加;防止在体制机制未有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传统的分钱分物的模式再度重演;防止把科创中心建设理解为是要在与兄弟省市争资源抢项目中胜出一筹的招商引资大战;防止在风起云涌

的创客中心建设成为房地产商、资本玩家的概念资源;防止政府忽视对存量资源

的结构改造而一味上新的项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2:28

1422405徐丽萍

路径之二,创新科研体制,提高科研投入效率。深圳过去数十年,在一个建市之初只有两个工程师的城市实现了高科技产业的整体跃进,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迈瑞、比亚迪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明星企业,PCT国际专利数量连续9年居国内城市之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2:59

1422405徐丽萍

过去几十年,中国创新的制度设计基本上采用了“成果转化”的路径模式,深圳依靠“需求拉动”的模式,创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在人们推崇深圳模式时候,深圳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布局源头创新,实现“需求拉动”和“成果转化”并举的双引擎创新驱动战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贇琳发布于:2017-04-13 19:43:26
1560108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之际,上海必须顺应大势,对标具有全球影响力,践行国家战略,率先参与国际竞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德斌的研究发现,科创中心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当全球性流动的创新要素在某一地区“黏结”起来,就成了科技创新中心。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会都在向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纽约在曼哈顿建设“硅巷”、伦敦则启动“英国科技城”战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3:53

1422405徐丽萍

利用“民办非企”的公益性组织作为源头创新的组织实施主体,选择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针对性的布局,很快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型科研机构。如华大基因研究院、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国创新能源研究院以及大疆科技、超多维等公司等,并在短短几年内迸发出巨大能量的典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4:25

1422405徐丽萍

2007年华大基因研究院在深圳成立,现在已成为全球生命科技领域具备引领作用的科研机构,连骄狂的美国人也关注着华大的一举一动;华大基因是基因测序能力和基因组学研究全球最强的科研机构。2010年成立的光启研究院,已在超材料领域,掌握全球的85%基础核心专利。光启团队在4年时间内,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成果,他们在空间科技、光子技术领域的颠覆式创新开启了全新的产业空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贇琳发布于:2017-04-13 19:44:47
1560108 建设综合性、开放型的全球科创中心,是上海的优势使然,也是使命所在。“若论科教资源,北京比上海更富集。若论产业创新,深圳比上海更有活力。但把这些元素综合起来,实现科技与产业的结合,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周振华认为,上海的市场环境高度开放,在上海的世界500强研发机构占到全国总量的1/3,是产生“全球影响力”的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5:01

1422405徐丽萍

华大、光启的快速发展得到深圳市政府的高强度投入。这种投入在深圳政府内部也出现过很多议论,政府对华大、光启的支持方式是“养事不养人”,而养事的方式也是竞争性项目申报,拿的钱多说明事情做得有成效。民办科研机构经过一段时间孵化后,市场回报将成为科研投入的主要来源,而传统科研机构会一辈子由政府养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5:33

1422405徐丽萍

对民办源头创新机构的资助关键在于以下三点:第一,团队从事的领域是不是国家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是否能够拉动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团队是否用正确的方式高效率工作;第三,团队自身是否具备国际一流团队的能力。民办科研“养事不养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5:56

1422405徐丽萍

民办科研机构自主经营,科研规划尊重市场规律和科研规律,不用看政府脸色;员工全员聘用,优胜劣汰,不沉淀庸员;立足于把产品做出来、卖出去是其基本生存之道,不搞论文导向,形式主义。   路径之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职责,防止创新主体错位。企业的职责是研发技术、创新产品,特别是注重原创性产品开发。目前,一方面是企业重视研发不够,上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贇琳发布于:2017-04-13 19:46:24
1560108 上海将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凡不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主管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鼓励科研人员在岗离岗创业,加大激励力度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以突破创新链阻断、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不通、不畅、不顺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6:31

1422405徐丽萍

民办科研机构自主经营,科研规划尊重市场规律和科研规律,不用看政府脸色;员工全员聘用,优胜劣汰,不沉淀庸员;立足于把产品做出来、卖出去是其基本生存之道,不搞论文导向,形式主义。   路径之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职责,防止创新主体错位。企业的职责是研发技术、创新产品,特别是注重原创性产品开发。目前,一方面是企业重视研发不够,上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7:41

1422405徐丽萍

上海综合性大学办了过多的校办企业。一流教授不上课,忙于做课题,培养的学生找工作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创新创业能力。全国只有深圳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8:16

1422405徐丽萍

上海本土企业没有成为研发投入主体。2013年上海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61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7%。R&D经费528.3亿元,其中国企35.48亿,占6.7%;有限责任公司86.77亿,占16.4%;股份公司73.5亿,占13.9%,港、澳、台企业48.94亿元,占9.3%;外资企业232.66亿,占44%。 2014年华为销售收入2882亿,净利润279亿元。研发投入408亿元,占2014年销售收入的14.2%。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48:40

1422405徐丽萍

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19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华为以3442件的申请数超越日本松下公司,又一次成为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公司。 华为一年的研发经费超过上海国资委系统数十家企业的总和。华为的专利申请数超过上海所有高校和科研单位。同时,要防止企业创新功能错位。上海规模以上企业发表的科研论文中,80%来自本地企业研发机构,外资企业只占20%,科研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在沪研发中心更是凤毛麟角。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50:47

1422405徐丽萍

科学论文,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教授研究员们的分内事。为什么上海企业搞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发论文,因为企业拿的不少是政府科研项目和资金,坐在工厂里绞尽脑汁“搞创新”,申请项目。最终,企业论文一厚摞、专利申请一大堆,项目验收通过后,文章束之高阁,专利在市场上无人问津。上海缺少像华为、中兴这样的科技民营企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贇琳发布于:2017-04-13 19:51:13
1560108 郊区重点对具有较强科技研发基础和成果转化能力的科技商务区如张江、紫竹园等,完善商务、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提升园区创新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已布局到嘉定、松江、临港的大学与研究机构等资源,推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科技城建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51:41

1422405徐丽萍

路径之四,上海应继续开放,欢迎更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总部进入上海。截至2014年6月,跨国公司在沪设立研发中心375家,占全国约1/4,其中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中心占比达全国1/3左右,上述两比例在全国最高。上海应建全球研发总部,吸引更多的境外资本在上海投资研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52:32

1422405徐丽萍

将跨国公司的研发纳入城市创新体系中。美国有大型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欧盟有大型光伏实验室,2013年10月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脑科学计划在瑞士洛桑启动。该项目由来自全球135个人脑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共同进行,并得到了欧盟12亿欧元预算的资助。上海也应有这类开放型技术研发平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丽萍发布于:2017-04-13 19:53:04

1422405徐丽萍

路径之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创新创业环境短板。上海本土企业创新薄弱,尤其是“草根”的创新。2009年纽约科技企业24163个,上海2109个。 上海要扭转科技企业以外资为主导的局面,从体制、机制上加大对本土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从人才供给、专利申请、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本土科技企业更多政策优惠,帮助企业树立自主品牌、深入开展自主研发,打造本土科技品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思仪发布于:2017-04-13 20:00:14

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模块化不断发展,传统的创新模式正发生革命性变化,互联网思维、开放式创新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开源创新、科技众筹、研发众包等新的创新范式层出不穷。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创新不再只是“高大上”,而更多来自草根;创新不仅在“庙堂之上”,更在“江湖之远”;创新不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特权”和“专利”,而是千百万民众所共同的事业。“高手在民间”的理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激励大众创新、草根创新正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社会基础性工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思仪发布于:2017-04-13 20:02:21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大力弘扬包容性的创新文化精神,要兼顾好“精英创新”和“草根创新”。既要重视发挥科学家、企业家等高端精英的作用,更要激发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创新活力;既要瞄准科技制高点、追求创新“高大上”,更要重视民生关注点,推动科技“接地气”。要着力在创新政策的“普惠性”和创新环境的“包容性”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使创新政策要更多体现公平、普惠和实用的原则。譬如,创新人才政策要更多地覆盖整个人才群体,人才计划和政策的立足点要更多从激励高端人才转向更多地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公平竞争的普适性条件。要着力培育和倡导“车库”文化、创客文化等创业文化风尚,将废弃厂房、地下室等廉价空间变为热血青年和草根创业者交流奇思妙想的场所,让创新之树扎根于民间沃土,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开出创新之花、结出创新之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思仪发布于:2017-04-13 20:22:48

1560111 夏思仪   以市场导向为重。科研和市场脱节,是一直以来的痼疾。上海将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凡不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主管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鼓励科研人员在岗离岗创业,加大激励力度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以突破创新链阻断、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不通、不畅、不顺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思仪发布于:2017-04-13 20:26:02

1560111 夏思仪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当前政府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尚有诸多不适应,特别是不适应正在蓬勃发展的“四新”经济,不能很好地服务“四新”企业。管理要向服务转变,打造完备的政府服务体系,搭建更好的政府服务平台,建立科学的市场发现机制、投入和退出机制,大力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应用。突破口和主战场是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各类企业是真正的市场主体。万众创新的体制,没有市场参与,没有社会资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施逸蔚发布于:2017-04-13 20:37:36
1562124 施逸蔚 更加注重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更高层面上把握好市场的运行和政策调控的最佳结合点。”肖堃涛用两个“更”概括委员们对“政府责任落实在哪里”的建言方向,他希望政府明细各个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承载区在其中的定位及各自强项与短板,建立起跨部门全视野高效率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其他常委的建言则结合自身思考,各有侧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施逸蔚发布于:2017-04-13 20:38:14
1562124 施逸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这是委员们的共识。去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上曾就如何凸显这一主体地位展开过协商,而在此次会议上,不少建言依然聚焦这一议题。肖堃涛在主旨发言中即提出应高度重视上海本土企业数量众多、实力雄厚潜力巨大的优势,进一步对标科创中心建设规划,对全市企业作更加全面、深入的具体分析和定位,对于企业创新成果认定标准也应该抓紧完善、细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