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小组关于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依据是什么展开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至淳发布于:2017-03-23 19:42:35

组长:谢至淳

组员:崔惠媚 王思颖 强嘉如 秦佳慧 苏日娜 元铭 赵怡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已经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严峻的生态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爱自然、关爱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全球共同的心声和期盼。为了解决全球性的生存危机,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寻找思想资源,所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的重点。20 世纪60 年代萨特曾经断言:“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诚如学者所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之后,仍然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哲学具有不可置疑的当代性质和当代价值。之所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哲学,是由于马克思的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协调发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关系实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当代中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力图逐步把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这种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观作为基础,以科学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归宿。否则,我们的社会转型可能会因为生态系统的恶化丽夭折。

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自然观向人类提供了一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为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性的危机、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危机,马克思的自然观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方法论。

点赞 (0)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至淳发布于:2017-03-23 20:25:10

马克思的自然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基本内涵如下:马克思在看待自然时,以十分鲜明的态度肯定了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包涵着丰富的内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3-23 20:29:08

什么是自然观?

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0:29:3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与此同时,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3-23 20:32:32
建设生态文明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式将重工业、重污染搬离城市,搬离人口聚集区。设立在郊区,城市的下风向,并将污染排放物进行处理。改变城市发展方向。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将城市的主导产业引向到现代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城市的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建设材料的节能与环保化,如果不用节能减排材料,建筑项目和房产开发商就不能通过项目审批。公共交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作燃料,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0:38:45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实践为出发点,阐述了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自然,自然包括了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持久健康共同发展的平衡局面。同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生态思想对于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3-23 20:40:27

马克思正是从人类的产生、生存发展、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视角来思考的,不仅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邃洞见,而且给出了人类生态文明问题根本诱因的制度性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制度超越性。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3-23 20:41:4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和形成的重要标志,前人类自然观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两个不同的形态。

      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年)1814年提出科学假设:假定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定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后人把他所假定的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经典力学为我们描述的宇宙是一个庞大的按精确的数学规律运转着的机械系统:巨大的宇宙机器完全具有因果性和决定性。一切发生的东西均有原因,并导致确定的结果,自然界不过是一条由原因和结果构成的因果链条;按照牛顿的运动定理,自然界的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可以做出精确的解释和预言.经典力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多数部门中必须完全从头作起:地质学还没有超出矿物学的胚胎阶段,古生物学还完全不能存在,生物学领域内,人们主要还是从事于搜集和初步整理大量的材料,至于各种生命形式的相互比较,它们的地理分布和他们的气候等等的生活条件的研究,则还几乎谈不到。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构造了经典力学体系,至拉格朗日1788年《分析力学》,拉普拉斯1799-1825年完成《天体力学》,体系之完美,实用威力之强大(处理天体问题,各种疑难问题)达到了经典力学的顶峰(天王星轨道逆摄动原理海王星的发现)。物理学家相信,一切现象均可以用力学来描述,一切运动可以归结为机械运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3-23 20:43:06

导论: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种运动着。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只有这样一个本质的差别:在希腊人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的结果,因而也就具有确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三个之间的关系何在?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在总体形态上发生的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依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日娜发布于:2017-03-23 20:49:04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未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他们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他们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对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研究,提出了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科学思想和观点。而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更离不开自然,他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这样也就形成了生态自然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日娜发布于:2017-03-23 20:49:48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其能为人类服务。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也普遍延长,等等。但是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0:53:04

根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思想,结合中国国情,为了谋求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了平衡发展和生态问题,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只有将自然和人类视为整体求得共同的发展,才会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不仅重视经济的发展,也将人自身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0:56:05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不仅阐述了人类、自然和社会三者的紧密的关系,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长久发展的方法――人与自然和解。只有人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珍惜自然所提供的一切资源,才能够长久发展。只有将发展和自然放在同样的高度,将环保节能的理念融入到发展的各个方面,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文明、倡导绿色新政、逐渐形成绿色社会,才能保证中国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3-23 20:59:00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1:02:4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阐述了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只有三者和谐相处才能求得持续理性的发展。根据中国目前的发展状态和环境资源问题,绿色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3-23 21:07: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是依据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具体的自然观领域上发生了变革;三种自然观,就是在某一具体的自然观领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三个方面(见表格),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自然观. 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A. 系统自然观的核心思想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交替的形式演化着。

B,自然界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客观物质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

 C.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方式和机制,自然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