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小组关于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依据是什么展开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至淳发布于:2017-03-23 19:42:35

组长:谢至淳

组员:崔惠媚 王思颖 强嘉如 秦佳慧 苏日娜 元铭 赵怡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已经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严峻的生态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爱自然、关爱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全球共同的心声和期盼。为了解决全球性的生存危机,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寻找思想资源,所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的重点。20 世纪60 年代萨特曾经断言:“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诚如学者所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之后,仍然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哲学具有不可置疑的当代性质和当代价值。之所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哲学,是由于马克思的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协调发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关系实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当代中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力图逐步把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这种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观作为基础,以科学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归宿。否则,我们的社会转型可能会因为生态系统的恶化丽夭折。

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自然观向人类提供了一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为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性的危机、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危机,马克思的自然观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方法论。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19:49:16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马克思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 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和启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3-23 19:52:49

关于自然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专门的著作予以论述,而《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自然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思,广义的自然是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狭义的 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或称为自然界“。在现代语境里,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指狭义的自然,即自然界,因而自然观相应的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自然观的核心内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3-23 19:56:57

关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其在自然观上的革命性变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3-23 19:57:35

首先:马克思具体考察和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人与自然和解”。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这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这种生态自然观思想是具有前瞻性的,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特别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当今时代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对于理性思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秦佳慧发布于:2017-03-23 19:57:59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人类物质生产中的要素。马克思认为的这种人化自然倡导若要保持生态平衡首先要恢复被人直接或间接破坏的生态平衡,并且力争不再造成新的伤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3-23 19:58:02


马克思之前自然观都是非历史性、非实践性地看待人与自然。马克思考察了西方自然观的历史演变,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自然观,完成了自然观上的哲学革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日娜发布于:2017-03-23 20:00:30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自然观理论。根据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就是要科学发展,而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就在于: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转变生活与生产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3-23 20:01:08

诚如马克思所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历史上不同形态的自然观都是人们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具体条件出发对自然界做出的理解和阐释,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实践态度和价值理想追求。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自欧洲中世纪时期起,“人类利益中心主义”自然观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基督教从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立场出发,认为自然物是由上帝创造为人类服务的,这种宗教神学自然观间接赋予人类自然统治者的地位。文艺复兴后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人的理性和地位,把人从封建神学的侄桔下解放出来,再加上从17世纪上半期开始的科技和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和影响自然界的能力,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逐渐形成,人类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开始膨胀,自然界被认为是人类的劳动和支配对象,以至于康德断言“人就是目的的本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3-23 20:02:19

马克思自然观不是对以往自然观的简单机械拼凑,也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他从实践出发全面把握人、自然与历史的关系,从而具有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观的实践特质、自然观的历史向度和自然观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不仅在哲学理论层面而且深入到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和社会变革的层面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这使他的自然观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辩证性和批判性的本质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马克思的自然观超越以往自然观,更加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有效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指明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惠媚发布于:2017-03-23 20:03:03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政治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那么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的理论精华来指导实践活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至淳发布于:2017-03-23 20:05:03

马克思的自然观立足于人类实践,从社会体制方面去关照人与自然之间具体的历史的关系,立足于社会关系去认识和协调入与自然的关系,立足于社会进步去实现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以实现人向社会的人的复归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当我们站在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审度马克思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时,不难发现,这一观点既是我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世界观,又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丽发展的具体方法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马克思自然观的引导下,正确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多方面多渠道地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努力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0:05:28

我认为生态文明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自然观理论。根据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所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科学发展,而实现科学发展就在于: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转变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3-23 20:07:5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渊源要溯源至德国古典哲学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黑格尔自然观总体上是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是精神的外化。黑格尔在其著作《小逻辑》中指出:“世界和有限的事物是从神圣思想和神圣命令的圆满性里产生出来的"“自然是作为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在自然界中所认识的也无非是理念,不过是理念在外在化的形式中”。黑格尔主从抽象思辨角度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人的理性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他能够从辩证法思想出发,既反对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理论态度,又批评无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实践态度,这是其自然观的伟大历史贡献。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自然观的过程中着眼于自然观的唯物主义基础,他说:“我憎恶那种把人同自然界分离开来的唯心主义,我并不以我依赖于自然界为可耻”“从我的观点来看,那个做人的前提,为人的原因或根据,为人的产生和生存所依赖的东西,不是也不叫神(这是一个神秘的、含糊的、多义的词),而是并且叫做自然界(这是一个明确的、可捉摸的、不含糊的名词和实体)。至于那个自然界在其中化成人格、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的东西,在我的学说中则是并且叫做人”,因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但是缺陷之处在于他没有发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基础,而是简单地把自然界看作为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没有从实践层面理解自然,主体的能动性被忽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0:09:49

其实马克思研究的自然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后的自然。马克思认为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人类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人类要靠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类就应该对生态环境问题引起重视。所以马克思提出自然观来表示他对自然生态的诠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3-23 20:11:17

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涉及到人们认识和处理 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念、态度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它是对工业文明发展进行科学反思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新的文明。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3-23 20:11:50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维度,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就其本质与含义而论,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系统化文明。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而实现和谐相处的可行路径就是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强调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加强对自然的关心与呵护,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秦佳慧发布于:2017-03-23 20:12:06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中国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以实践为媒介紧密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3-23 20:12:17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秦佳慧发布于:2017-03-23 20:14:14
马克思还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人化自然和原始自然,并推动原始自然不断转向人化自然,人与自然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相互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强嘉如发布于:2017-03-23 20:14:39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否定的成果。马克思1835年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最早涉及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说:“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自然是动物和人活动的限定,同时“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而人优越于动物之处在于人能够在“神”的主导下做出选择。马克思1841年博士论文《德漠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坞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其青年时期自然观的继续发展。马克思自觉运用黑格尔辩证法思想既否定德漠克里特的人对自然必然性绝对服从的机械主义观点,但同时也批评伊壁坞鲁绝对强调个人意识自由的观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日娜发布于:2017-03-23 20:16:14
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通过劳动实现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进而满足生存繁衍的需求;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代谢,成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见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元铭发布于:2017-03-23 20:16:33

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并且是人立身之根本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在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即是人只是自然中普通的一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秦佳慧发布于:2017-03-23 20:17:00
马克思不仅阐述了人在自然界中所办的角色,而且还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本质关系和实现形式。近年来,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危险,马克思在他的那个时代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他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及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0:17:16

我们要知道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上唯一科学和正确的思维形式。同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指导和解决我国现阶段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理论基础。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获得帮助和启示,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基础进行人类的各项生产和生活活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3-23 20:18:16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3-23 20:19:44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秦佳慧发布于:2017-03-23 20:19:47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无不充满着辩证的思维。他一方面指出了人在自然界中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要像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地保护自然环境; 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人在自然界中具有社会属性—人类与动物不同,是有意识的、有目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不是消极的面对自然界, 而是通过积极地劳动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3-23 20:22:22
作为地球上高级生物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不顾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不仅阻碍人类的发展,更危及人类的生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怡凡发布于:2017-03-23 20:23:43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思颖发布于:2017-03-23 20:24:44

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向适应的,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必将不断接受检验并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必将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