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命有所不受”不是指一味地叛逆,而是在细节上变通行事。领导者的指示多半是针对全局的。具体实施时,执行者要根据现实条件与环境,对实施方案加以调整,灵活处置。只有懂得随机应变,才能取得成功。
圣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亚圣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兵圣孙武更是反复强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方法的重要性。可叹赵括虽熟读兵法,却完全没能掌握随机应变这一兵法的最高精髓,他的教训,实在令人深思。
“半渡而击”是很经典的战术,古今中外许多将领都用过,它是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增强已方战斗力的典范。人的能力虽有限,但若借助有利的客观环境,就可把现有能力放大数倍,所谓事半功倍是也。因此我们在处理现实问时,也要想方设法寻找可借助的力量。
是否能占据有利地势,对整个战局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对地形地理的熟知,常常成为一个优秀将领所必备的素质。其实不仅领兵作战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知识越丰富,处理问题的对策就越多,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从《孙子兵法》地形第十的崤之战看出秦穆公无视蹇叔提出的地形与距离的客观情况,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失败。可见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以客观现实作为自己计划的依据,而不能仅凭主观情绪蛮干胡为,否则,就等于一只脚踏上了失败之路。
兵法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人的能力常会被惰性和成见束缚,一旦有了退路,就只想着逃避而不敢正视现实;反而是退路完全被断绝之后,勇气和潜能会被求生的愿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其意思是: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古代打仗有兵贵神速一说,只因在古代如果长途奔袭的话,过长的时间会导致兵士疲惫以及粮食供应不上。故有迅速解决战争一说。但是如今并不是说比兵贵神速就可以解决的。而是例如*主席时期便有出一本书叫做《论持久战》,而现在战争是要根据情况不同而制定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