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陈柏宇发布于:2024-12-17 09:26:47
认识艾滋病:传播、预防与应对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这种病毒专门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CD4+T 淋巴细胞,令人体免疫机能逐渐丧失,最终可能因各种严重感染或肿瘤而危及生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特定性。性传播是主要途径,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无保护性行为,都存在较高风险。血液传播也不容忽视,像共用被污染的注射器、输入含有 HIV 的血液或血制品等行为,极易感染。母婴传播同样是重要传播方式,感染 HIV 的母亲可能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或通过哺乳将病毒传给孩子。然而,日常的拥抱、握手、接吻(非深度长时间接吻)、共用餐具、在同一空间生活或工作等普通接触,并不会传播艾滋病,无需过度恐慌。 艾滋病的症状表现多样且复杂。在感染初期,部分患者可能在 2 - 4 周左右出现发热、咽痛、盗汗、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些症状类似流感,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免疫系统持续受损,会频繁遭受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念珠菌感染等,还可能患上卡波西肉瘤等恶性肿瘤,身体逐渐虚弱,出现长期发热、慢性腹泻、体重迅速下降等情况。 虽然目前艾滋病还不能被根治,但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只要坚持规范治疗,艾滋病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预防艾滋病至关重要。要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多性伴行为,每次性行为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坚决远离毒品,不共用注射器等吸毒工具。在医疗行为中,确保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对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如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静脉吸毒者等,应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消除歧视,为艾滋病患者营造理解、包容的社会环境。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