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12月9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事件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并继续向华北进犯,企图制造“华北特殊化”。1935年,日军制造“河北事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使华北危机日益严重。而国民党政府却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迎合日本的“华北自治”要求,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激发了北京学生的爱国热情.
事件过程
- 准备阶段:1935年12月3日,北京学联召开各校代表大会,通过相关议案。12月6日,学联再次召开代表大会,发表成立宣言,提出反对日本侵占华北的九大纲领,并决定于12月9日举行学生大请愿.
- 12月9日*:当天,东北大学等校学生率先出发,与多校学生汇合后到达新华门,向何应钦请愿,提出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等6项要求,遭拒后举行示威*。*队伍沿途不断有学生加入,但在王府井大街遭军警暴力阻拦,数十人被捕,多人受伤,同时西直门外的千余名学生被关城外.
- 后续行动:12月10日,北京学联发布《宣传大纲》,11日,各大中学校学生联合罢课。12月16日,得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成立,北京万余名学生再次举行示威*,迫使该委员会延期成立。此后,天津学生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各地学生也纷纷响应,形成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历史意义
- 揭露了日本*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使全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了日本侵略的严重性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
-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唤起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有力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支持,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