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宪法雏形
1930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的最早一部人民宪法,是中国宪法的雏形.
临时宪法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包括序言、总纲等内容,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第一部正式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除序言外,分为总纲、国家机构等4章106条,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精神的宪法.
第二部正式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七五宪法”,条文从106条减为30条,受当时政治环境影响,存在一些缺陷.
第三部正式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七八宪法”,共60条,后虽经两次修改,但受历史条件限制,仍不能适应国家新变化,直到1982年被新宪法取代.
现行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八二宪法”,除序言外,分为总纲等4章138条 ,后经2018年修改,总条文增至143条 。这部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一章之前,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的重视.
现行宪法的五次修正
•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写入宪法,将县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由三年改成了五年等.
•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写入宪法,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统一定为5年,增加国歌的规定.
•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