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处,是敦煌》许凯炀+24交通工程1班+20240790136

用户头像
来自佛山大学-许凯炀发布于:2024-11-23 14:12:32
一、 敦煌文化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小镇,名为敦煌。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珍藏的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样一个明珠般的文化瑰宝,却曾经危在旦夕。于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从海外留学归来,或从名牌大学毕业,却在最炙热的青春年华放弃更为优越的生活,远离故土,告别亲人,选择去人烟稀少的荒凉大漠里苦苦守候半个多世纪。他们挽救了遭受数次劫难的中华文明宝库,让曾经危在旦夕的“万佛之国——敦煌莫高窟”“起死回生”。 二、“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1963年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子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整装待发。她就是樊锦诗,那年她25岁。不久后,敦煌研究院以她为原型,制作了一个雕像,取名《青春》。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一批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给予的国家最高荣誉。其中,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三、40年“数字敦煌”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40余年来,她是一个不称职的女儿,常年与母亲分隔,和丈夫新婚,却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敦煌,有了孩子后,她为了工作只能将孩子锁在宿舍,每日下班后听到孩子的哭声才能放下那颗终日悬着的心。 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工作,无数个日夜对亲人的想念,只为了传承敦煌文化,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子孙后代。 四、从青春到白发 樊锦诗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 25岁,只身前往敦煌;30岁,在动荡中保护敦煌;40多岁,敦煌终于通电;60岁,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76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 从未名湖到莫高窟, 守望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 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 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 从青春到白发。 心归处,是敦煌。”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生动写照。从繁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深居敦煌50多年,樊锦诗只做了一件事——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窟。 五、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文化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是立不起来的” 樊锦诗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是爱岗敬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四十年的青春,只为实现数字敦煌;四十年的青春,只为把中国文化传承下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她的生命不能永恒,对她来说已经无所谓;而敦煌文化,必将会在她的努力下,永恒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如今我们,也应当像她一样;像她一样不畏艰苦,只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 像她一样爱岗敬业,专注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像她一样志存高远,心系祖国,心系未来。我们作为大学生,生活在这个岁月静好,人人勇争潮头的新时代,自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与时俱进的新青年,应当将个人梦融于中国梦中,在追求自我理想的同时心怀祖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做坚定文化自信的中国好青年。星光不负赶路人,就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为理想奋斗的历程中书写前人留下的新时代答卷。
点赞 (1)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