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 制药1班朋友里面请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旗发布于:2018-06-13 14:18:17
人无德不立,国无法不治。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对于社会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两种重要的调整机制,共同维护人类社会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理解。 注意请同学们在回帖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方便老师统计考核。 格式:班级+姓名+学号+内容
点赞 (2)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玉琦发布于:2018-06-13 15:26:38
制药一班 张玉琦 1734115 道德注重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慢慢的改变,让每个人在心里有一个言行举止的标准和方向。它不是规定一定要如何,或者一定不可以怎么样,而是在每个人做出决定时,都会不自觉的想一想对不对,该不该。看起来柔软,但是道德上的批判影响是巨大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单倩雯发布于:2018-06-13 15:28:07
制药1班 单倩雯 1734104 法律把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斯琨杰发布于:2018-06-13 15:29:49
17制药一班1734106斯琨杰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两者并立互补,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国家得以有效的维系和保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斯琨杰发布于:2018-06-13 15:30:38
17制药一班1734106斯琨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般来说,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是指一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说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了各自、自治区、直辖市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法律有四个特征。一是法律是概括的、普遍的、严谨的社会规范。二是法律必须国家制定和认为的。三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国家认可和保障的。四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道德是人和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一般有四个特性。第一是规范性。它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标准。第二是渗透性。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三是稳定性。道德规范的稳定性比法律还要强。一种道德观念形成的道德规范上百年、上千年不会变的。最后它与法律的最大区别主要是自律叫自律性。道德按它调节的社会关系领域来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与家庭道德。道德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反映。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现象,最能反映人的本质的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人类诞生、进化和成长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一种尺度或一个标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斯琨杰发布于:2018-06-13 15:31:28
17制药一班1734106斯琨杰张科 浅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为你朗读 8 分钟 摘要: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认为法律即道德,违反道德的法律是“恶法”,不具备法的属性;有的人认为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两者有严格的界限;另外的一些人则认为法律与道德有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法律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必然联系,两者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新时期出现新的内容,两者的融合更加紧密,研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于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律道德统一法治 一、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两者并立互补,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国家得以有效的维系和保障。 (一)法律与道德的内涵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般来说,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是指一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说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了各自、自治区、直辖市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法律有四个特征。一是法律是概括的、普遍的、严谨的社会规范。二是法律必须国家制定和认为的。三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国家认可和保障的。四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道德是人和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一般有四个特性。第一是规范性。它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标准。第二是渗透性。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三是稳定性。道德规范的稳定性比法律还要强。一种道德观念形成的道德规范上百年、上千年不会变的。最后它与法律的最大区别主要是自律叫自律性。道德按它调节的社会关系领域来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与家庭道德。道德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反映。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现象,最能反映人的本质的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人类诞生、进化和成长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一种尺度或一个标志。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与法律两者相辅相成,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但是两者也有区别: 一是二者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信仰,或者说是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二是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道德和法律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道德主要是通过对人们内心的信念和思想动机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行为;法律主要指向人们的外部行为,要求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具体来讲,道德命令是内在的、自觉的,法律史外在的、强制的。道德包含动机方面的考虑,要求人们根据伦理责任的意识行动,法律则不考虑潜在的动机,主要以行为的外在方面作为依据。 三是两者调整的手段不同。道德调整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体的伦理认同和道德评价基础上,它通过社会舆论的批评与谴责及主体的自我反省促成主体遵守道德。法律调整主要通过有组织的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得到实施。法律对违法行为规定了强制制裁措施,在主体违法时国家机关就应当对违法者实施制裁。可见,道德的主要调整手段是社会舆论的压力,法律调整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前者比较分散,后者则是有组织的。 四是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大于法律。许多行为受到道德的调整,但没有被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为法律禁止也不为法律所保护。相反,违法行为基本上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五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主要是以*、法律等确定性和规范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有明确的内容,能够为主体提供明确性的指引。道德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信念、意识和社会舆论当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没有具体规定行为模式及其法律后果。因此,法律体系的存在与范围可以通过权威性法律资料加以确定,可以为法律的实施提供明确而确定的依据,这是道德所不具备的品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单倩雯发布于:2018-06-13 15:31:52
制药1班 单倩雯 1734104 法律是凭借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凭借舆论、习惯、内心信念、宣传教育等手段保证实施。而法律的产生和变迁更多具有人为的特点;道德的产生和变迁具有自生自发性。所以说法律与道德有所不同,又有所相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斯琨杰发布于:2018-06-13 15:32:00
17制药一班1734106斯琨杰法律与道德具有紧密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有共同的起源。无论是伦理学界还是法律史学界最终都找到了一个共同根源¬¬──禁忌。伦理学界根据人种志学的研究认为,道德形成的标志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关于禁止通婚的规则。在原始人那里,道德最初就是以各种生产的禁忌和*禁忌的形式出现的。同样是原始社会的禁忌,作为禁止性规范(勿为性规范),在法学家那里则被认为是“法律的源头”。如食物禁忌被看作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禁止性规范。 第二,两者的目的相通。法律与道德都包含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义务的道德是对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的规定,愿望的道德表达了人类的道德理想,如善良、公正、诚实等。在法律发展史上,在法理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法律思想家们都强调良法与恶法之分,每个人都追求和向往良法治理环境下的国家,离开了道德,关于良法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实践就失去了依据。 第三,两者的内容有重合之处。道德一直是法律的重要来源,法律吸收了道德准则的内容,将许多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这就克服了道德规范的不确定性和道德制裁的相对无效性,使道德规范能够获得社会有组织的强制力的保障。将道德转化为法律的,即“道德的法律化”现象存在于任何国家的立法之中,这就使两者在许多行为要求上展现出一致性。 第四,两者在功能上互为补充。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由于法律的他律性和道德的自律性特点,法律所不能及的地方通常由道德进行调整,两者在功能上有不同的作用空间,因此两者相互补充,共同维护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源发布于:2018-06-13 15:32:09
制药一班1734130 张源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思磊发布于:2018-06-13 15:33:11
制药一班陆思磊17341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戚思薇发布于:2018-06-13 15:33:47
制药一班戚思薇1734108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源发布于:2018-06-13 15:34:15
制药一班张源1734130 道德在精神上约束人们,而法律是通过一定手段强制管理人们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戚思薇发布于:2018-06-13 15:35:10
制药一班戚思薇1734108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则体系,它是通过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确认、维护和发展有利于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社会关系和会秩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思磊发布于:2018-06-13 15:35:21
制药一班陆思磊1734129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 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 要坚持严格执法。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玉琦发布于:2018-06-13 15:35:51
制药一班 张玉琦 1734115 法律的严肃强硬,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可以从身心上对作奸犯科的人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和制裁。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倡导性地引导人们“最好做什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戚思薇发布于:2018-06-13 15:35:52
制药一班戚思薇1734108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我们知道,道德是有阶级性的,而法律也是有阶级性的,二者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不同之处不过是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邵芸发布于:2018-06-13 15:36:05
生物制药1 邵芸 1734110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达杰发布于:2018-06-13 15:36:27
制药一班 张达杰 1734126 道德和法律在现代社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二者相互作用,法律依靠道德而调整,而法律的约束渐渐使人们认识到道德的规范,法律为道德付出了实践,而道德也因此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戚思薇发布于:2018-06-13 15:36:28
制药一班戚思薇1734108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作为办案的根据,《春秋决狱》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源发布于:2018-06-13 15:36:50
制药一班张源1734130 道德是 人们心里一把标尺需要自己做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邵芸发布于:2018-06-13 15:37:16
制药1班 邵芸 1734110 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戚思薇发布于:2018-06-13 15:37:34
制药一班戚思薇1734108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如在汉朝之前,道德中的“三纲五常”等并没有上升为国家的法律规定和立法原则,而只有在社会的现实情况决定需要这样的道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思磊发布于:2018-06-13 15:38:00
制药一班陆思磊1734129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 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 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 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戚思薇发布于:2018-06-13 15:38:36
制药一班戚思薇1734108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邵芸发布于:2018-06-13 15:38:37
制药一班 邵芸 1734110 一般说来,凡是为法律所反对的行为,也是统治阶级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凡是为法律所要求的行为,也是为统治阶级道德所倡导的行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达杰发布于:2018-06-13 15:39:53
制药一班 张达杰 1734126 当道德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法律的作用其实已经不再重要,现在的法治只是为道德设置了底线,但法律依然重要,它以外力的形式展现出了道德的规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戚思薇发布于:2018-06-13 15:40:37
制药一班戚思薇1734108奥斯丁主张:“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然而这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玉琦发布于:2018-06-13 15:42:04
制药一班 张玉琦 1734115 法律也是道德的最低限度,法律是靠国家机构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法律更加具体,而道德偏向于抽象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思磊发布于:2018-06-13 15:42:14
制药一班陆思磊1734129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玉琦发布于:2018-06-13 15:42:34
制药一班 张玉琦 1734115 每个人的道德尺度有所不同,所以单纯只依靠道德来评判,只依靠人的想法来评判,以道德的名义触犯法律,也是万万不可的。而法律虽然不可改变,但仍有一些事情无法以硬性的规定来处理,那么道德良知就可起到无形的约束与惩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思磊发布于:2018-06-13 15:42:50
制药一班陆思磊1734129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循环无穷。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相对分离,有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和重要意义。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也应当看到,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加快,经济转轨加速,社会矛盾加剧,道德失范、人心浮躁、物欲盛行,社会治理任务艰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