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六盘水师范学院-陈竟元发布于:2024-11-18 14:52:33
普通话的发展历程 1. 起源阶段 - 普通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雅言。雅言是当时的通用语言,主要以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地区的语言为基础,用于诸侯朝聘、外交等正式场合。例如《论语》中就记载孔子在诵读《诗》《书》和执行礼仪时使用雅言。 2. 中古时期 - 到了中古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洛阳音成为通用语言的重要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国家处于*状态,但洛阳作为文化中心,其语音对当时的读书音产生了深远影响。 - 隋唐时期,形成了以洛阳音为基础的“中原正音”,它是科举考试和文人交流的标准音。例如唐代的诗歌创作,其韵律规则就与当时的通用语音相关。 3. 近古时期 - 元朝时期,由于政治上的统一,出现了一种以大都(今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虽然元朝统治者是蒙古族,但在文化交流和行政事务中,需要一种通用语言,大都语音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 明朝建立后,初期以南京音为标准音,但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北京音再次成为通用语言的基础。明朝的官方语言“官话”实际上已经有了现代普通话的雏形。 4. 近现代时期 - 清朝时期,北京话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清朝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积极推广北京话。在雍正年间,甚至还设立了正音馆,专门教授官话。 - 到了民国时期,1913年召开了读音统一会,确定了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国语标准音。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决定采用北京语音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语。 5. 现代时期 -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为“普通话”,并规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之后,通过学校教育、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普通话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普通话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最终成为现代中国的通用语言。
回复
加载更多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