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科学精神的核心在于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求真务实: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寻求规律。开拓创新: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理性精神:以证据为基础,通过严密的逻辑、理性的思维进行判断。实证精神:不能靠主观来判断,具有重复性,能够被别人独立验证。
科学家精神首先体现为爱国精神。爱国精神能够让我们更加坚定立场,奋发向上,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奋勇争先。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辈科学家在爱国精神鼓舞下,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忘我工作,持续奋斗。同样,对我们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而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科学家精神还体现为对科学的热爱和专注。数学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热情,要保持高度专注,才能有所收获。有时所谓的“灵光一现”,其实是在长时间的思考、探索、试错后的豁然开朗。
科学家精神植根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于百年来“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漫步博物馆展厅,仿佛徜徉在中国科技发展史百年长廊。作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库,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以丰富馆藏和多样呈现,向世人徐徐展开了一部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成长成就史、一部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形成演进史、一部中国科技事业的不懈奋斗史。
为了让优良学风成为学生的“人生底色”,中国传媒大学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数字化文化传播体系。“中国传媒大学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进信息技术在思政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带领学生打造系列融媒体作品,引导学生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过程中,弘扬爱党爱国精神。”中国传媒大学老师吕锐说。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