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户头像
来自佳木斯大学-郭东旭发布于:2024-11-04 15:37:05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十余年间,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众多显著成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经济领域: - 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和定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为显著,政府的作用更为有效。各类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配置更加高效公平,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规模持续壮大;需求结构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区域结构逐步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 经营主体活力增强:截至2023年底,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其中民营企业超5300万户,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2.3倍和3.9倍。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2. 科技领域: - 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增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如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国产*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成为国际标杆等,为建设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 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新动能。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加强了创新资源的统筹和力量组织,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文化领域: - 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向好: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步伐加快。 - 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4. 社会领域: - 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5. 生态领域: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如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6. 政治领域: -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 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