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诈骗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吕瑞凯发布于:2024-10-25 18:09:56
应对方法 1、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微博、QQ、邮件、语音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时,要通过电话核实确认; 2、陌生人或长期失联的“熟人”要求汇款时,须保持谨慎多方求证,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银行、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咨询; 3、如确需向对方转账,应尽量选择次日到账方式并于事后再次核实,如有异常及时申请撤销; 4、具有移动支付习惯的消费者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支付产品,并下载安装正版应用软件; 5、避免在与移动支付软件绑定的银行卡中存放过多资金以便分散和锁定风险。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吕瑞凯发布于:2024-10-25 18:10:31
电信网络诈骗尽管无孔不入且真假难辨,但只要群众时刻保持警惕,养成良好支付习惯,把控住对外转账汇款的最后一道关口,仍可有效避免资金损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吕瑞凯发布于:2024-10-25 18:11:19
1、群众应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和网络曝光的诈骗案件,了解近期出现的作案手法,并提醒家人亲友提高警惕。我们也将会在今后陆续曝光相关案例,敬请关注! 2、对电信运营商通过短信推送的安全提示信息,以及公安机关通过网站、公众号不定期发布的风险防范要点,应认真研读并牢记。 另外,银行利用各渠道开展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系统性、针对性强,对资金安全保护大有裨益,群众应当予以关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吕瑞凯发布于:2024-10-25 18:12:20
被害人金融知识不足或风险意识薄弱是多数电信网络诈骗最终得逞的直接原因,因此,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是群众防骗避损的核心应对之策。 特别是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被害人群更加广泛,逐渐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向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人士蔓延,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已成为每一位群众的必修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曹维婧发布于:2024-10-25 23:01:10
保持警惕,树立正确价值观
用户头像
安徽财经大学-陈欢欢 2024-10-25 23:26:40

防止诈骗,阻止传销,从我做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张可盈发布于:2024-10-26 06:49:52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