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封神演义》十卷一百回则向读者展现了最接近作者原著的版本,共有图100幅。卷首有序,末署“邗江李云翔为霖甫”,目录及卷端题“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金阊舒载阳文渊梓行”。回后有总批,正文中有夹批。此本据日本内阁文库藏金闾舒载阳刊本影印,第二回回末缺。20世纪最初的三十年中出版的《封神演义》有一半是绣像绘图的。
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封神演义》十卷一百回则向读者展现了最接近作者原著的版本,共有图100幅。卷首有序,末署“邗江李云翔为霖甫”,目录及卷端题“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金阊舒载阳文渊梓行”。回后有总批,正文中有夹批。此本据日本内阁文库藏金闾舒载阳刊本影印,第二回回末缺。20世纪最初的三十年中出版的《封神演义》有一半是绣像绘图的。
近代文学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间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近代文学家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故《封神传》中的叙述,颇有很大胆的地方。若哪吒的逼父,杨戬的反殷,都是旧礼教所不能容的,而许氏却言之津津。
近代文学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间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近代文学家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故《封神传》中的叙述,颇有很大胆的地方。若哪吒的逼父,杨戬的反殷,都是旧礼教所不能容的,而许氏却言之津津。
《封神演义》在20世纪初开始有外语译本,均为选译。如德国汉学家格鲁贝于1912年在荷兰莱登E·J·布里尔出版社出版的德语选译本,英国汉学家倭讷1922年在伦敦G.哈鲁普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选译本,日本汉学家木螭清道1927年在东京谦光社出版的日语选译本。
《封神演义》被改编成的戏曲种类繁多,有30多种。以京剧、豫剧较多,秦腔、川剧也不少,另外还有高腔、皮黄、梆子、徽剧、湘剧、滇剧、粤剧、汉剧、晋剧、邕剧、赣剧、河北梆子、闽剧、大弦子戏、横歧调、昆腔、辰河戏、湖南祁剧、罗戏、宜黄腔、桂剧、越调、宛梆、定县秧歌、话剧等,许多剧种均有传抄本或仍在演出。
《封神演义》被改编成的戏曲种类繁多,有30多种。以京剧、豫剧较多,秦腔、川剧也不少,另外还有高腔、皮黄、梆子、徽剧、湘剧、滇剧、粤剧、汉剧、晋剧、邕剧、赣剧、河北梆子、闽剧、大弦子戏、横歧调、昆腔、辰河戏、湖南祁剧、罗戏、宜黄腔、桂剧、越调、宛梆、定县秧歌、话剧等,许多剧种均有传抄本或仍在演出。
早在清代,《封神演义》就被翻译成满文、蒙文及傣文,到了20世纪,《封神演义》更是远播海外各国。在海外,主要是一些汉学家通过译文和论著的形式传播封神故事,同时,国内的一些剧团也通过赴海外演出等方式传播有关的经典情节。东方以韩国和日本为主,一些具有汉语修养的知识分子阅读到原著,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然后将其翻译出来,使《封神演义》在更多的知识分子中流传。但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老百姓了解《封神演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传播范围较窄。西方以德国译介的《封神演义》片断较早,其他英语国家对《封神演义》的研究论著也不少。
《封神演义》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带动了一批神怪史话小说的诞生,如明代的《三宝太监西洋记》《平妖传》系列小说,清代的《女仙外史》《绿野仙踪》等,在神怪小说史中形成了一个和历史演义小说相映带的派系;一方面是它的“三奇”艺术特征被继承和推广,如《樊梨花全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等。
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例如黄天化的暴躁如火,姜子牙的忠厚、懦弱,崇侯虎的贪鄙横暴,妲己的狡猾、残忍,都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作者有时还写出人物的复杂的性格。写土行孙有许多优点,但也着重写他有暴躁、骄傲、狂妄、*、贪图富贵等比较严重的缺点。闻仲被写成是一个忠于纣王的大臣,虽然近于愚忠,他那种正直的性格却还是使人觉得有些可爱的。不过,作者也没有把闻仲过分美化,而给他安排了必然的下场,使他成为商纣王朝的殉葬者。另外,像忘恩负义、挑拨离间、倒行逆施的小人申公豹,反复无常、贪财纳贿的奸臣尤浑和费仲,作者用笔不多,却有鲜明的性格,能使读者牢牢记住。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些人物的形象。许多神仙妖怪的奇形怪状的容貌——例如杨戬的眼睛、雷震子的肉翅、哪吒的三头八臂,往往能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关于神仙妖怪的法术,例如土行孙可以在地底行走,高明、高觉“目能观看千里,耳能详听千里”,杨戬有七十二变化,无不描写得引人入胜,而且还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
在艺术方面,《封神演义》的缺点在于,作者忽略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大多数人物的性格不够突出;有的地方千篇一律,公式化,像“十绝阵”一段就是。由于写得比较粗糙,在情节的发展上,还留下一些漏洞。
《封神演义》构思上的重要特点,是故事性很强。殷军伐西岐,周兵攻朝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悬念引起另一个悬念,一个高潮预示下一个高潮。每个大将都有一件法宝、一样绝技、一种战术,每段故事都带来花样翻新的场面。百回小说经常有相对独立的人物小传。《封神演义》在历史大框架中纵横想象的长篇叙事方式,有人称为“拟史诗”。《封神演义》有一定的史诗风格,却主要以奇特瑰丽的想象取胜。神仙妖魔、奇人奇貌奇活儿,踢天弄井,腾挪变化。
《封神演义》的作者在很多地方表现了宿命论的观点。所谓“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几乎已经成为全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结果,每个参加商周之争的人都不过是来“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阵亡以后都是“一道灵魂进封神台去了”。这无疑歪曲了斗争的性质,从而也就影响了主题思想的积极意义。
在历史上,商和周是两个不同的部族。《封神演义》却把它们写成了君臣的关系,并且强调武王伐纣的事业是“以臣伐君”,是“以下伐上”,是“灭独夫”。这正是封建社会里的进步观点的反映。它再三地宣传:“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这样一种思想实际上是封建社会里的农民起义的理论根据之一。
明代以后,该书广泛流传,对民间信仰及民间戏曲和民间传说影响较大。 该作品中哪吒闹东海、姜太公遇文王、妲己设计害比干、以至神荼郁垒、哼哈二将、混元金斗等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许多地方戏的剧目、曲艺的唱本、说书的平话,也都取材于《封神演义》。
每个大将都有一件法宝、一样绝技、一种战术,每段故事都带来花样翻新的场面。百回小说经常有相对独立的人物小传。《封神演义》在历史大框架中纵横想象的长篇叙事方式,有人称为“拟史诗”。《封神演义》有一定的史诗风格,却主要以奇特瑰丽的想象取胜。神仙妖魔、奇人奇貌奇活儿,踢天弄井,腾挪变化。
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例如黄天化的暴躁如火,姜子牙的忠厚、懦弱,崇侯虎的贪鄙横暴,妲己的狡猾、残忍,都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作者有时还写出人物的复杂的性格。写土行孙有许多优点,但也着重写他有暴躁、骄傲、狂妄、*、贪图富贵等比较严重的缺点。闻仲被写成是一个忠于纣王的大臣,虽然近于愚忠,他那种正直的性格却还是使人觉得有些可爱的。不过,作者也没有把闻仲过分美化,而给他安排了必然的下场,使他成为商纣王朝的殉葬者。另外,像忘恩负义、挑拨离间、倒行逆施的小人申公豹,反复无常、贪财纳贿的奸臣尤浑和费仲,作者用笔不多,却有鲜明的性格,能使读者牢牢记住。
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例如黄天化的暴躁如火,姜子牙的忠厚、懦弱,崇侯虎的贪鄙横暴,妲己的狡猾、残忍,都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作者有时还写出人物的复杂的性格。写土行孙有许多优点,但也着重写他有暴躁、骄傲、狂妄、*、贪图富贵等比较严重的缺点。闻仲被写成是一个忠于纣王的大臣,虽然近于愚忠,他那种正直的性格却还是使人觉得有些可爱的。不过,作者也没有把闻仲过分美化,而给他安排了必然的下场,使他成为商纣王朝的殉葬者。另外,像忘恩负义、挑拨离间、倒行逆施的小人申公豹,反复无常、贪财纳贿的奸臣尤浑和费仲,作者用笔不多,却有鲜明的性格,能使读者牢牢记住。
在艺术方面,《封神演义》的缺点在于,作者忽略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大多数人物的性格不够突出;有的地方千篇一律,公式化,像“十绝阵”一段就是。由于写得比较粗糙,在情节的发展上,还留下一些漏洞。
早在清代,《封神演义》就被翻译成满文、蒙文及傣文,到了20世纪,《封神演义》更是远播海外各国。在海外,主要是一些汉学家通过译文和论著的形式传播封神故事,同时,国内的一些剧团也通过赴海外演出等方式传播有关的经典情节。东方以韩国和日本为主,一些具有汉语修养的知识分子阅读到原著,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然后将其翻译出来,使《封神演义》在更多的知识分子中流传。但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老百姓了解《封神演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传播范围较窄。西方以德国译介的《封神演义》片断较早,其他英语国家对《封神演义》的研究论著也不少。
《封神演义》被改编成的戏曲种类繁多,有30多种。以京剧、豫剧较多,秦腔、川剧也不少,另外还有高腔、皮黄、梆子、徽剧、湘剧、滇剧、粤剧、汉剧、晋剧、邕剧、赣剧、河北梆子、闽剧、大弦子戏、横歧调、昆腔、辰河戏、湖南祁剧、罗戏、宜黄腔、桂剧、越调、宛梆、定县秧歌、话剧等,许多剧种均有传抄本或仍在演出。
中国内地早在1927年,由夏赤凤导演、吴翰仪编剧的电影《封神榜·杨戬梅山收七怪》便已上映;1990年,由郭信玲导演,傅艺伟、达奇、蓝天野等主演的36集电视剧《封神榜》播出;2006—2009年,中国内地拍摄了新版《封神榜》,共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封神榜之凤鸣岐山》,下部为《封神榜之武王伐纣》;2013年,由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王伟廷导演的70集电视剧《封神英雄榜》播出。
近代文学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间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近代文学家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故《封神传》中的叙述,颇有很大胆的地方。若哪吒的逼父,杨戬的反殷,都是旧礼教所不能容的,而许氏却言之津津。
20世纪《封神演义》印刷出版的图书种类繁多,有影印本、校点本、缩本、全本、绘画本等等,不一而足。20世纪初期出版的《封神演义》有八卷本、十卷本、十二卷本、十九卷本,但大多是百回本,只有1923年上海世界书局石印的《皮绘图封神演义》总共是八卷六十八回。
《封神演义》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带动了一批神怪史话小说的诞生,如明代的《三宝太监西洋记》《平妖传》系列小说,清代的《女仙外史》《绿野仙踪》等,在神怪小说史中形成了一个和历史演义小说相映带的派系;一方面是它的“三奇”艺术特征被继承和推广,如《樊梨花全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等。
早在清代,《封神演义》就被翻译成满文、蒙文及傣文,到了20世纪,《封神演义》更是远播海外各国。在海外,主要是一些汉学家通过译文和论著的形式传播封神故事,同时,国内的一些剧团也通过赴海外演出等方式传播有关的经典情节。东方以韩国和日本为主,一些具有汉语修养的知识分子阅读到原著,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然后将其翻译出来,使《封神演义》在更多的知识分子中流传。但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老百姓了解《封神演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传播范围较窄。西方以德国译介的《封神演义》片断较早,其他英语国家对《封神演义》的研究论著也不少。
《封神演义》被改编成的戏曲种类繁多,有30多种。以京剧、豫剧较多,秦腔、川剧也不少,另外还有高腔、皮黄、梆子、徽剧、湘剧、滇剧、粤剧、汉剧、晋剧、邕剧、赣剧、河北梆子、闽剧、大弦子戏、横歧调、昆腔、辰河戏、湖南祁剧、罗戏、宜黄腔、桂剧、越调、宛梆、定县秧歌、话剧等,许多剧种均有传抄本或仍在演出。
中国内地早在1927年,由夏赤凤导演、吴翰仪编剧的电影《封神榜·杨戬梅山收七怪》便已上映;1990年,由郭信玲导演,傅艺伟、达奇、蓝天野等主演的36集电视剧《封神榜》播出;2006—2009年,中国内地拍摄了新版《封神榜》,共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封神榜之凤鸣岐山》,下部为《封神榜之武王伐纣》;2013年,由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王伟廷导演的70集电视剧《封神英雄榜》播出。
传播中的各类《封神演义》的内容出入不是太大,文本内容的相对固定对作品的传播是很有益的。而民国线装(大字足本连环图画)《封神榜全传》(卷三、四、五,十八一四十四回),每回一图,则对各版本的出版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封神演义》十卷一百回则向读者展现了最接近作者原著的版本,共有图100幅。卷首有序,末署“邗江李云翔为霖甫”,目录及卷端题“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金阊舒载阳文渊梓行”。回后有总批,正文中有夹批。
明代以后,该书广泛流传,对民间信仰及民间戏曲和民间传说影响较大。该作品中哪吒闹东海、姜太公遇文王、妲己设计害比干、以至神荼郁垒、哼哈二将、混元金斗等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许多地方戏的剧目、曲艺的唱本、说书的平话,也都取材于《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在20世纪初开始有外语译本,均为选译。如德国汉学家格鲁贝于1912年在荷兰莱登E·J·布里尔出版社出版的德语选译本,英国汉学家倭讷1922年在伦敦G.哈鲁普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选译本,日本汉学家木螭清道1927年在东京谦光社出版的日语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