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农业学院]向你推荐《守拙集》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赵婉晴发布于:2024-10-17 14:36:51


阅读《守拙集》,仿佛进入了一片宁静的世界,这本书让我对“守拙”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悟。作为民法学家王利明教授的人生随笔集,《守拙集》不仅展示了他在法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透露出他在治学与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与深邃思考。
王利明教授在书中通过九个篇章,回顾了他四十年的治学之路。这些篇章记录了他在繁忙工作之余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到诗词鉴赏与读书札记,内容丰富而深刻。法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而王教授却能在冷峻的理性中融入丰饶的情思,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在《守拙集》中,王教授多次提到“抱朴守拙”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他数十年治学为人的感悟,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守拙意味着坚守初心、不忘初心,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谦逊。正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种守拙精神,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方向。
王利明教授从小有文学梦,却误打误撞走上了法学之路。在书中,他通过对古诗词的品读,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审美情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言秋日胜春朝》《寒山寺的钟声》《我辈岂是蓬蒿人》等文章,不仅深入诗词的堂奥,更体现出他丰饶细腻的情思。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使得他的法学研究更具有人文关怀和价值理性。
在法学教育方面,王教授反对将法律视为一种封闭性的知识,强调法律人应具备综合素养,理解社会、认识人生。他提出的“饭碗法学”当休矣,批判了法律内部条块分割、壁垒森严的现状,认为这种缺乏联系与综合的弊病,不仅存在于法学领域,也是现代知识体系的大问题。这种开放的治学观念,使得他的法学研究更具深度和广度。
《守拙集》中关于人生感悟和社会思考的篇章,给人以伦理学家的深刻印象。《守拙是一种美德》《感念贵人》《厚道: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弘扬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靠什么致君尧舜》等文章,都体现出守正持中、向上向善的正大气象,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高度一致。这些文章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反思,更是对社会伦理的深刻洞察。
王利明教授作为新中国民法典编纂的重要参与者,对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也得到国际法学界的高度评价。王教授在书中通过对《*》的评论,体现出他对契约正义的历史性认知和对人的尊严与权利的关怀,这种人文精神渗透在他参与起草的法律文本中,赋予了其价值向度和人文底色。
阅读《守拙集》,让我深刻体会到守拙之道的智慧和丰饶之心的美好。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守拙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正如王利明教授所言,守拙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当坚守的精神品质。
《守拙集》不仅是一部法学家的随笔集,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的智慧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冷峻理性背后的细腻情感,理解了守拙精神的深刻内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守拙之道为指引,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丰饶,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与修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