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农业学院]向你推荐《乡土中国》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赵婉晴发布于:2024-10-12 21:50:14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经典社会学著作,通过深入剖析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秩序与特性,揭示了乡土社会在现代转型中的种种困境与机遇。阅读此书,仿佛在时光隧道中穿梭,回到那个以土地为根基的年代,感受到一种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思考。
       乡土本色是贯穿全书的主题之一。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性的,人们的生活与土地紧密相连。这种不流动的特性造就了乡土社会独特的稳定性与保守性。小时候听长辈们讲起家乡的一草一木,那种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仿佛是一把无形的锁链,将他们牢牢固定在土地上。如今,虽然许多年轻人离开了乡村,但那份“土气”依旧在他们心中挥之不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而亲密的。费孝通先生将这种社会结构称为“差序格局”,与西方的“团体格局”形成鲜明对比。在差序格局中,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如同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一圈圈波纹。这种结构强调私人关系与亲情纽带,使得中国社会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注重情面与交情,而非冷冰冰的契约与法律。
      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依赖于礼治而非法治。礼治是一种传统的力量,它通过长期的习俗和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往往显得无力,因为人们更习惯于遵循那些代代相传的规矩。《白鹿原》中的白嘉轩便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依靠族规家法来治理村庄,维护着一种传统的秩序。
       然而,当乡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时,这种传统秩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法治逐渐取代礼治,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礼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费孝通先生在书中也提到,现代司法制度在乡土社会中的推行并不顺利,因为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却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新的法治秩序。
       《乡土中国》不仅是对传统乡土社会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对现代社会转型的宝贵启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的价值与力量。如何将乡土社会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的理念相结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乡土社会在现代变迁中或许会失去一些传统的风貌,但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社会结构,将永远是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