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教员《沁园春 长沙》中的这一句,第一次拜读就在我的内心激起千层浪。从此,对于那片“万类霜天竞自由”、让教员激情澎湃的土地,我便生出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
于是,在参加完高考后,我便前往了那片令我心驰神往的土地——长沙橘子洲头。
正值盛夏,橘子洲头树木繁盛,郁郁葱葱。青年*雕像广场在橘子洲的最前端。
从地铁口出来前往雕像广场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六月正午长沙的温度实在算不上宜人,简直是煎熬。等到能看见宏伟的雕像伫立在眼前——哪怕还有一段路程才能赶到正面,我的身心都早已开始轻松起来。
再走过一段路,便绕到了雕像正面,青年*的形象就这样映入眼帘。
那天的天气并不算好,天阴沉沉的,正值长沙雨季。
但我却觉得这苍茫的背景,正符合青年时期的教员所面临的时代背景。
1925年,教员写下《沁园春 长沙》的一年,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军阀割据混战,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同志离世,五卅惨案……但同时,这又是一个充满变革与生机的时代。共青团正式成立,国共两党开始尝试合作,新文化运动继续推进……
我凝望着教员雕像,我好似从中看到了心怀民族家国者对民族国家未来渺茫的忧愁,又看到青年教员眼中曾迸发出的改天换月的热情。
我不禁想到,那时身为年轻人的教员,所面临的困境,并不只是现在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个人过去与未来的矛盾。摆在教员面前的,是一个民族的存亡安危!
与其相比,我们再多的艰难险阻都算不上是推不倒的大山!
再读一遍《沁园春 长沙》,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荡开了前路的雾霭迷蒙。
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处少年时,正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好年纪,这苍茫大地,理应由我们来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