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榜样" 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1231 李涵 202311413108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李涵发布于:2024-07-14 20:44:05

2023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李涵发布于:2024-07-14 20:44:27

在观看俞鸿儒先生于《感动中国》的致辞中,我看到了俞老这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即使96岁高龄,依然站在科研最前线,用他的智慧和谦逊,提携后辈,点亮了无数新星,为我国国家科技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付出与贡献,永远照耀着中国科学的高峰。东风系列的*,神舟系列飞船等都应用了俞老潜心研究50年的风洞技术,这使得用于航空航天等试验的大型科学装置技术水平在国际上遥遥领先。然而,在研究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俞老在极为落后的科研条件下,俞鸿儒创造性的设计出了爆轰技术,成功研制成了数个不同型号的激波风洞。从1972年起,他的激波风洞实验室开始服务新中国人造卫星、战略*的研制需要。今天,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近五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被激发,现在,俞鸿儒和他的学生们研制出来的最新型激波风洞,已经将实验时间延长到了100毫秒,美国最知名的激波风洞能做到的时间是30毫秒,俞鸿儒说这些变化都证明了光靠别人是不行的。俞老曾说过‘’因为你发展的阶段不一样了,咱们这么大一个民族,要民族振兴,就得有自己有特色的东西。不是老跟着别人就能学得来的,要自己独立地去创造。特别是今天,现在这个应该要有坚强的自信心。开了这么好的头,应该往更高一步去走。对全世界各个民族作出贡献,不能停留在这里,那样你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从这些当中我们应当学习俞老的自强不息,敢于冒险的科研精神。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李涵发布于:2024-07-15 12:43:16

在观看杨华德先生于《感动中国》的致辞中,我看到了杨华德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对稻草耕种非洲的决心,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让黑皮肤兄弟理解,感受到中国式的智慧与理念,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的水稻专家杨华德潜心研究水稻种植,让中国杂交水稻成为了摆脱贫困的*。通过一带一路将这份智慧,不仅为非洲带来了优质水稻,改善贫困,还促进中非友谊。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打伞。”当援非的机会摆在面前时,杨华德没有丝毫犹豫,首站前往莫桑比克。2015年,莫桑比克援助工作结束,他和其他七位同事申请加入为期三年的中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并担任组长,从此开启了全新的旅程。在非洲,杨华德带领整个中国专家组,全天候、手把手悉心培训和帮助当地农户种植水稻。在他的带领下,数百名布隆迪水稻技术人员得到了培训,近10万布隆迪农户受益,布隆迪的粮食农技服务体系也逐渐完善。值得一提的是,杨华德的付出得到了布隆迪政府的高度认可。2022年5月2日,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亲自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杨华德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中国的经验帮助解决布隆迪这个国家的粮食问题,“甚至脱贫问题。”从杨华德的事例中,我看了杨先生为天下苍生谋生,谋福利的决心,面对失败,不气馁,不向困难拖鞋,坚持努力奋斗,默默无闻,最终改善了非洲水稻的生长情况,杨华德先生在里面所展现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李涵发布于:2024-07-16 20:55:09

刘伶俐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023年中组部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人物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面对这些先天性听障儿童,刘伶俐耐心指导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爱是教育的底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30年的特教生涯,她当了30年的班主任,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患病的学生去看病,记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钱为孩子们购买日用品。在学校中,刘伶俐记得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在学生眼中,刘伶俐更像是给他们爱的母亲。刘伶俐老师面对的是一群聋哑孩子,她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然而,她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工作中。她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如何通过手语沟通,更重要的是,她帮助他们发出了生命中最初的声音,走出了那个无声的世界。从南京毕业到成为一名特教老师,30年间,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刘伶俐扎根讲台,播种迟来的花朵,用爱心和坚守点亮万千特殊孩子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刘伶俐所迸发出的信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一种信念,为的就是一理想。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们应当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坦然面对,坚定自己的内心和理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李涵发布于:2024-07-17 22:23:39

孟二梅很干练。短发利落,动作干脆,讲话时声音洪亮又坚定,让人相信不管面对什么复杂情况,她都有把握。7月底北京那场特大暴雨来袭的时候,这位51岁的门头沟区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就是这样迅速有序组织居民和乘客的。那时她只穿着灰色短袖T恤,卖力地维持秩序,滞留的K396次列车旅客就围在她身边。这趟从内蒙古乌海始发原计划7月30日上午抵达北京丰台的火车,却在途中遇上了暴雨导致的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严重水害,被迫长时间滞留在落坡岭站,缺食缺水缺电,信号中断。7月31日一早,车站附近的落坡岭社区便接到任务,要妥善安置滞留列车的所有乘客,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社区一直是老年人居多,那时社区险情也很严重,断水、断电、断网,还要面临山洪、泥石流和塌方,积水没过了膝盖,但居民们还是竭尽全力,抢修那条通往铁路的唯一小路,一个不到300人的社区敞开怀抱,接纳近千名陌生人,为他们提供住处和食物。

“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坚决不能让你们饿着。”人人都记得孟二梅的承诺,更记得她带着全社区的人,最终实现了承诺。她在危难中堪当重任,她不忘初心,为千名陌生人提供住所与粮食,她的责任与大爱,使得他人感受到生命的希望,她使所有受困的陌生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希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李涵发布于:2024-07-18 17:53:23

友谊使者穆言灵和她的丈夫都是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他们创立了“鼓岭之友”并奔走于美国的东西海岸间,寻找那些尘封在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里的人物,让美好的记忆重新鲜活起来,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往来的佳话。穆言灵是美国人,同时还是福建鼓岭历史文化研究者。鼓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鼓山之北,20世纪初曾是旅居福州的外国人的居住地,当时许多在华的美国侨民,包括穆言灵的公公穆蔼仁、先生穆彼得都在鼓岭度过了美好时光。为此,他们2016年起自费在美国东西海岸间奔走,开始了大海捞针式的艰难寻找和探访。为更快征集线索,穆言灵先在旅行平台网站建立讨论页,后又自学搭建网站。她还多次去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档案馆查阅资料。

7年来,穆言灵的鼓岭朋友圈越来越大,“鼓岭之友”也顺势成立。夫妇二人不仅确认了鼓岭别墅的主人名单,还找到了更多儿时在鼓岭生活过、目前还健在的人,发掘收集鼓岭相关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超1000件(套),悉数由穆彼得扫描归档。

穆言灵说,鼓岭故事的主人公逐渐增多,已扩展至柏龄威、穆蔼仁、柯志仁、蒲天寿等十多个家族。每个鼓岭故事的情节虽不同,但共同承载着外国侨民与鼓岭乃至福建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令人感动,给人启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李涵发布于:2024-07-19 22:54:30

《感动中国》在介绍萧凯恩的颁奖辞称:“假如给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她会登上山顶,眺望维港,从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远,去看望她歌唱过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现年26岁的萧凯恩在3个月大时就因眼癌摘除眼球,但她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起初学钢琴,很多老师不相信她能学会,但凯恩没有放弃,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一点一点学会。学唱歌时,她也要先把旋律背下来,用千遍的练习熟读歌词。

  经过努力,凯恩成为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20岁时已赢得逾70个音乐奖项。即使身体残疾,凯恩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还到贫困山区当义工。她的梦想是开办包容不同类别学生的音乐学校,贡献祖国。她即使生活在黑暗,也要为世界带去光明。萧凯恩热心公益,参与各类义演及社区服务,用音乐和积极的人生观帮助有需要的人。2020年,她到河南乡村支教,通过别样的交流,构筑起理解与共情的桥梁。

“在支教时,我们进行简单的声乐练习和英语学习。虽然只有几天短暂的相处,但离开的时候非常不舍,大家抱在一起哭,希望未来我们还能再次见面。”她回忆说。音乐的魅力在于鼓励人心,打开心锁,从而连接人心。”她说,音乐不仅是梦想,更是希望和光明。希望为有梦想但缺乏资源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2024年3月,萧凯恩被内地媒体选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接下来,她的目标是去不同城市,以音乐为媒介,做传播文化艺术的使者。把感受和经历加入到歌曲创作中,用音乐展现国家之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李涵发布于:2024-07-20 17:49:50

2013年,随着中国新旧动能转换和港口转型升级,青岛港集团提出建设全自动化码头项目。有着30多年集装箱码头技术工作经验的张连钢,成为项目组组长。当时,我国虽是港口大国,在这个领域却是一片空白。当得知我们要自己建自动化码头,国外同行直接泼了冷水。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面对国外严苛的技术封锁,张连钢和团队成员们开始了艰难的探索。自动导引车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码头的“中央大脑”。能开发这套系统的公司,当时全世界仅有一家。作为项目带头人,张连钢常常一个人工作到深夜。而那时的张连钢,几个月前刚刚做完肺癌手术。然而,经过数月没白没黑的技术攻坚,测试却始终不达标。3000多次技术研讨会,几十万字分析报告,建设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码头的执著信念,激励着他和团队成员们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团队用15个月,完成了国外用时3年的设计周期,三年半,就完成了国外常规八到十年的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周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怀揣着为国争光的情怀,团队成员千方百计搜集信息,如饥似渴“恶补”相关专业知识,夜以继日地苦干,不到两年累计召开了三千多个专题分析论证会,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论证报告。一次又一次攻坚,一轮又一轮超越,执着而坚定的张连钢仍在忙碌,他用拼搏和智慧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