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榜样+滨海农业学院+生技1221孟雅+202211341118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13 22:56:49
观看"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向身边的优秀榜样学习。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14 09:12:19
当我在屏幕上看到俞鸿儒院士的身影时,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这位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的科学家,他的一生都在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默默地付出,他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伟大与执着。 俞鸿儒院士生于江西广丰,他的一生都与激波风洞的研究紧密相关。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电力短缺的年代,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氢氧燃烧驱动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极易发生爆炸,但他却毫不畏惧,一心只为科研事业献身。正是这种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让他和团队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激波管,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观看俞鸿儒院士的事迹时,我被他那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他的一生都在为科研事业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只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我,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到科研事业中去。 俞鸿儒院士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同时,他那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像俞鸿儒院士这样的科研工作者,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俞鸿儒院士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他的科研精神、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都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我相信,在更多像俞鸿儒院士这样的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科技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15 08:43:54
刘玲琍是一位在特殊教育领域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典范人物,她的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了解她的人。观看《感动中国》,刘玲琍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女性如何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弱势群体的大爱情怀,创造了非凡的社会价值。 刘玲琍与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故事尤为感人。她敏锐地洞察到聋哑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勇敢地承担起了创办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的重任。这个决定背后蕴含着的是她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对于教育公平的坚定信念。面对重重困难,她从未退缩,始终坚守在特教一线,用爱心和耐心帮助这些孩子们走出无声的世界,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和未来。 在刘玲琍身上,我们看到了敬业精神的熠熠光辉。她不仅是一位教师,更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引路人和心灵上的守护者。她的付出远超常人想象,那些陪伴孩子们度过的无数个日夜,无不体现了她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点燃希望之火,照亮每一个生命前行的道路。同时,刘玲琍的事迹也对我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行动提升了全社会对于特殊教育的关注度,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她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关心并帮助弱势群体,共同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观后,我深受触动,刘玲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大爱无疆。她的人生故事,是一本厚重的生命教科书,教会我们在平凡中找寻伟大,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在付出中收获幸福。她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人的非凡力量,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份子。 刘玲琍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她的精神品质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我相信在她的感召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16 15:17:03
观看《感动中国》,了解了孟二梅的事迹。 在暴雨中,她用柔肩扛起全村和被困旅客的安危,绽放出耀眼的为民情怀。我们应该深刻感悟孟二梅同志的崇高精神品质,在坚定信仰、担当务实、艰苦奋斗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我是共产党员,我一定要保证我们所有群众的安全。”孟二梅在落坡岭社区水、电、路、通信全部中断的极端危急时刻,动员带领几百名居民,倾尽所有为K396次列车近千名被困乘客提供食宿和安全保障。面对艰巨的任务,支撑着她的正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她用党群连心、排除万难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一片赤诚。目标越是宏伟,任务越是繁重,越要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要汲取信仰之力,以丹心永固的决绝和一往无前的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孟二梅抱着与居民旅客共渡难关的决心,带领社区干部群众熬粥、煮挂面、切咸菜,拿出家里所有物资帮助受困乘客。而为了完成这次保障任务,她只在饿急的时候才舍得喝口粥,始终践行着舍己为人、以民为先的初心使命。因为有情,所以不惧万难;因为有爱,所以慨然以赴。“我必须守着,一个人不走我就得守。”暴雨袭来后,孟二梅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从全力保障滞留乘客食宿安全,到挨家挨户劝导社区居民转移到安置点,再到回社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孟二梅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为了群众的安全争分夺秒。孟二梅的事迹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她的勇敢和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17 12:03:21
《感动中国2023年度盛典》中,张雨霏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运动员,自小就在游泳事业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稚嫩的少年到如今的蝶后,她用汗水和泪水书写着自己的辉煌人生。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历程,也看到了一个运动员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张雨霏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有毅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她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感动的力量,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在张雨霏的成功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支持,也看到了一个教练的付出。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张雨霏成为了今天的蝶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支持和付出,张雨霏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为国家争光,为民族添彩。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感动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领域,更在于她身上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力量。张雨霏在泳坛上的卓越表现,不仅为我们国家赢得了荣誉,更展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他们的精神也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19 23:57:47
观看了《〈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我深受感动。其中,水稻专家杨华德的事迹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他远赴非洲,用智慧和汗水将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那片遥远的大陆,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水稻产量,更为中非友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华德专家在布隆迪的田间地头,像农民一样劳作,这种务实的精神令人敬佩。他潜心研究,带领团队成功将当地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的又一次辉煌展现。 更让我感动的是,杨华德专家不仅带来了优质稻种,更是传递了中非友好情谊的使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让非洲的兄弟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和友谊。 颁奖辞中提到的“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正是对杨华德专家工作的最好总结。他不仅成功推广了杂交水稻技术,更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观看这次盛典,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些优秀人物身上所散发出的正能量和使命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杨华德专家的事迹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勇于担当,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会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20 19:17: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始终走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前列,以忘我的奉献精神,接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观看《感动中国》,了解牛犇的事迹,让我内心再一次深刻地感悟到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坚持劳动,创造价值,人生会更加有意义,那么也会不枉此生。牛犇,是一名“老戏骨”,今年83岁了,他的作品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他的敬业精神更是影响着众多后辈。满头白发,他仍心怀赤子之心。老骥伏枥,他用一生践行忠诚。风华正茂拓荒牛,古稀之年仍奋进。他用一部部作品努力传递党的温暖,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位83岁的老人,用自己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浓厚的爱党情怀,演绎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与忠诚,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劳动模范是时代的楷模,认直学习劳模精神也是这个时代的需求,劳动创造美好,积极劳动奉献,我们的祖国未来大会更加地繁荣昌盛,人民生活也就更加幸福快乐。既然说起劳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在什么行业,属干哪个阶层,我们都应该践行各自的职业操守,维护自己的劳动尊严。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为劳动者的我们应该要把劳动的内涵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不仅有机会得到别人得选赏目自己也会格外地开心满足,这也充分地展现出劳动的最大意义。观看劳模事迹节目,能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劳模精神包含着热爱劳动、追求知识。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这些取向都以劳动模范为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凝结劳模精神的导向。除此之外,劳模精神,实际上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所以,处干如今新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去学习劳模精神,感悟其内涵,践行劳模精神,踏实地学习,生活,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及本职工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21 23:28:08
观看了《感动中国2023》,了解了穆言灵的事迹。她一位跨越三代的友谊使者,用自己的行动促进了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穆言灵和她的丈夫都是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他们创立了“鼓岭之友”组织,致力于寻找和记录那些尘封在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里的人物故事。通过他们的努力,许多被遗忘的历史和记忆得以重新鲜活,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往来的佳话。穆言灵的贡献不仅在于她对鼓岭文化的深入研究与资料搜集,还包括通过建立网站“鼓岭之友”,以及捐赠珍贵书籍和物品用于景区文化及展馆建设,为鼓岭的历史保护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穆言灵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友谊无国界,文化交流能够增进相互理解。她的行动不仅是对公公遗愿的继承,也是对中美友好关系的积极贡献。通过她的努力,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保护的执着追求。穆言灵的荣誉是对她多年来不懈努力的认可,也是对她为促进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所做贡献的赞扬。 穆言灵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她的故事成为了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传承好每一份文化和记忆,让友谊之花在国际间绽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22 18:48:04
张连钢,一位‌中国智慧港口的“推门人”,他的事迹不仅展示了中国智慧港口的建设成就,更体现了中国工程师的坚韧不拔和创新精神。张连钢带领团队成功构建了一整套全新的技术标准,建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这标志着中国在港口自动化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建设全自动化码头的过程中,张连钢和团队面对无数技术难题和资源匮乏的困境,他们没有退缩,而是以创新和坚韧的精神,逐一攻克难关。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上。‌张连钢的事迹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他不仅致力于提升中国的港口技术,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在全球自动化码头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位工程师和学习榜样。张连钢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参与港口建设,他的职业生涯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港口技术的发展。这种对专业的执着和热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张连钢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工程师们,要勇于创新,不怕困难,为国家的技术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事迹证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实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张连钢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技术创新和国家贡献的传奇,更是一段关于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的生动教材。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23 23:00:24
通过观看《感动中国2023》,初步了解了萧凯恩的事迹,她的人生经历令人敬佩。她在出生三个月时就因眼癌摘除了眼球,但她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5岁时,她曾疑惑地问爸爸:“看不见是不是就没有用?”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她找到了自己的答 案:“天生我材必有用!”她不仅成为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还在20岁时赢得了超过70个音乐比赛奖项。这样的成就,对于一位视障人士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和突破。 更让我感动的是,萧凯恩不仅追求个人的成就,还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她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甚至不惧艰苦,前往贫困山区当义工。她的梦想是开设一所可以包容不同学生的音乐学校,为祖国的孩子们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颁奖词中提到的“假如给她三天光明”,让人感受到了萧凯恩对光明的渴望和向往。然而,即使没有光明,她依然用她的音乐、她的爱心,为世界带去光明和希望。这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萧凯恩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身边的人,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去温暖和帮助他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24 22:44:13
从抗美援朝一战成名,到新时代上高原、跨远洋,不同的任务,相同的使命。十八大以来,飞行二大队深刻领悟统帅号令,结合使命任务,对接实战要求,锻造出制衡强敌的过硬本领,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快速成长为我军一支重要的空中战略性进攻力量,先后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被所在战区评为备战打仗先进典型,被空军授予集体一等功。尖刀利刃,他们个个“身怀绝技” 二大队的飞行员,平均年龄只有29岁,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每名飞行人员身上,都印刻着鲜明的时代锐气。在飞行二大队,队员们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航迹和里程,解锁着未曾到达的区域和距离。从单打独斗,到成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他们的训练精神、团结合作和卓越技术令人称赞,他们的英勇执着和无私奉献令人感动。他们是中国空军的桂冠,是我们整个国家的骄傲。我为他们的勇敢和付出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不仅拥有先进的飞行技术和战斗装备,还有永不屈服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空军的实力和飞行员的卓越素质。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是保卫国家蓝天和和平安宁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我相信,在全体飞行二大队的努力下,中国空军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和威武,保卫着中国的蓝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25 23:22:59
马毛姐的故事是一段充满勇气和奉献精神的传奇,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在1949年的渡江战役中,年仅14岁的马毛姐毅然参加了“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不畏枪林弹雨,六次横渡长江,成功运送了三批解放军到达南岸。她的勇敢和坚韧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在于她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马毛姐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马毛姐的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英雄的精神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英勇,更包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默默的奉献。她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证明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虽然不需要像马毛姐那样在战场上英勇斗争,但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到的是那种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与坚持。 马毛姐的故事也让我认识到,英雄的精神是可以传承的。她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后来人,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坚守初心,服务人民。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个人的激励,更是对整个社会的鼓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来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马毛姐的故事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她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学习她的精神,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孟雅发布于:2024-07-26 23:49:56
观看了《功勋闪耀》中关于王书茂同志的事迹,我深受感动,内心激荡不已。王书茂,这位海南琼海的汉子,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 王书茂,从一名普通的渔民成长为守护南海的勇士,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面对南海的波涛汹涌,他从未退缩,始终冲锋在前,捍卫着国家的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他的勇敢和坚定,让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感受到了那份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南海维权斗争中,王书茂不怕牺牲、寸步不让,他的行动激励着每一位中国人。他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不仅发展了休闲渔业,还建起了海洋民宿,实现了共同致富。他的智慧和勇气,让潭门村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王书茂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我也被他的无私奉献和爱国情怀所打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和承诺。 观看《功勋闪耀》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我要向王书茂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忠诚与担当、勇敢与智慧。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书茂同志的事迹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让我们铭记这位护海英雄的名字,传承他的精神,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