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的战士,用生命捍卫信仰的英雄
——读《昆仑殇》有感
樊星 23级学科教学(语文)
春节与旧友相约小聚,在新华书店等待时随手拿起一本书——《昆仑殇》,作者是我较为熟悉的毕淑敏。记得在武汉一所中学实习时,毕淑敏的名字经常出现在阅读命题试卷上,这位女作家可谓是命题组情有独钟的人物了。抱着一贯的“清新文笔”“温柔哲思”的阅读期待开始了我的阅读。没想到,这本小说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我被小说的情节与人物深深震撼了……
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的昆仑山上,昆仑防区最高军事指挥官“一号”主动请求进行冬季长途徒步野营拉练,这次的野营拉练还要穿越永冻地带的无人区!在零下40度的寒风中,这支拉练部队需自带粮食野炊,徒步负重行军,还要露宿在冰天雪地里。行军途中,遇见了难得的晴朗冬夜。要知道,越是晴朗的夜晚,天气越发寒冷,在万古不化的寒冰上僵卧一夜,内脏都要几乎冻成冰坨。战士们肌肉僵直,神经迟钝,无法思考,缺氧和严寒就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时刻悬在人们的头顶上空,谁也不知道在哪个瞬间,它就会毫不犹豫刈去一条生命。
穿越无人区和攀越雪山,是对大自然*的挑衅。然而,即使知道昆仑山会一口一口吞噬掉生命,上至军区最高统帅、下至普通战士,几乎所有人还是满腔热忱投身其中:美丽温柔的卫生员肖玉莲激昂地写下血书,骄傲地踏上拉练之旅,她将生命永远长眠在雪山上;背着大铁锅的金喜蹦为救战友坠下悬崖;矮小邋遢的号长李铁在高原狂奔,竭尽全力吹号,最终筋疲力竭而亡;郑伟良和司机在送新闻稿途中,因汽车刹车失灵坠崖……号称万山之父的昆仑山,默默将这些年轻、充满活力的生命纳入怀中,悲哀地闭上眼,感受着鲜血一点一点消逝殆尽。
《昆仑殇》是毕淑敏的处女作,这部作品中严酷的行军以及年轻军人无怨无悔的牺牲来自于她的真实生活。不同于其后期作品风格,《昆仑殇》文风冷峻严肃,毕淑敏以极其理性而又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年轻军人在严酷环境中与自然抗争的钢铁意志。他们咬牙挑战生命极限,化毅力为刃,不断开辟前行的道路,实现一次次的壮举。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有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之堤”的人民解放军,有逆向而行、视死如归的医生;我想,还有无数驻守边区、保卫国防的军人们。他们的名字不被世人熟知,甚至年轻的生命永远埋葬在了拉练途中的冻土层里,而非战场上,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功绩,这群战士就是新时代最可爱、最值得歌颂的“明星”。
感谢《昆仑殇》,让我了解了一个保家卫国、奉献青春的故事,让我走近了一群平凡又伟大的军人,他们为了祖国与人民,献出青春、热血,乃至最宝贵的生命。我在他们的庇护下感到无比地安心与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