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智慧成就,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息的精神根基和思想沃土,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予以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衔接融通的必然要求,要求人们按照当下时代社会生活和实践的新形势、新特点,充实并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全面提升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激发其时代生机与活力。
立足本土,守正创新
不忘本来,方有未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所谓“固其根本,浚其泉源”,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继承的目的是更好地创新与创造,建立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能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精髓和特有魅力,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葆生机、永续传承。一是要深入挖掘并着重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摸清文化资源家底,夯实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基础。组织各部门、单位全面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整理工作,包括各类可移动文物、古籍、美术馆藏品和戏曲剧种等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入普查,补充完善各类资源数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二是结合时代社会新特点创新阐释和补充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祖辈世代实践积累的智慧成就,能够随着社会时代环境的变化产生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善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智慧、民本法治思想、生态伦理观等优秀思想理论与当下社会乃至世界稳定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密切结合进行创新阐释。同时,还要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艺创作、文旅产业发展、节庆娱乐活动等领域创新融合,挖掘并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文明互鉴,兼收并蓄
兼收并蓄、开放包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世界文化多元多彩,各个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应在传承基础上实现蜕变,同时秉持开放态度,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要增强自我批判和反思意识,主动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用以发展丰富本民族文化。积极促进中外人文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健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机制,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等多样化力量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对于世界各国优秀的艺术和文学成就、教育与科技理论成果等要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和精髓,使之“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同步推动外来优秀文化的引进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促进中外文化协同发展,实现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继续扎实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普及,打造“四海同春”等文化交流活动品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密切文化交流合作,同时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转变,寻找外来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和共通点,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面向未来,科技赋能
科技赋能,现代表达。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趋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开拓了全新局面。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密切关注时代课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审美、思想、科技相结合,是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现实路径。一方面,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效传播。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积极打造各种类型的数字化文化产品,让古籍、文物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实现艺术性呈现和时代化表达,带给大众身临其境、动人心魄的文化消费体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联动线上线下双阵地,为大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也是其创新性发展的必要举措。当下,各类社交平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不仅有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数字宣传平台,还有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它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渠道,汉服文化、非遗绒花、非遗打铁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通过这些平台渠道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而演化出新的形式样态,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应持续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传播方面的支持与鼓励,确保其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加入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为此,人们需要准确把握当下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立足本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兼收并蓄,面向当下与未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华文明,塑造既自信自强又谦逊开放、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