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组将根据十九大报告及中国当代国情,在10日晚18:00-20:10,对“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发展”及“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等进行讨论。
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组将根据十九大报告及中国当代国情,在10日晚18:00-20:10,对“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发展”及“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等进行讨论。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崛起的“树大招风效应”和“大国责任担当”同时决定和影响着我国未来的战略安排和选择。“两步走”战略安排,充分考虑了中国发展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互动过程中的机遇与风险,既看到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和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光明前景,又看到了“逆全球化”思潮、“再工业化”潮流等给我国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对现代化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调整,有助于释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产业新优势和发展新潜能,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实现“弯道超车”。与此同时,这一战略安排还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创新,即“一条道路、八个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发展道路,共同发展社会和共同富裕社会,全民学习型社会,全民健康社会和全民健身社会,安居乐业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开放创新型社会和知识社会,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文化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大复兴的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理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对于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锐意进取、不懈奋斗而实现的。进入新时代,要充分认识新时代,我认为需要从国际新地位、历史新起点、理论新建树、发展新目标、矛盾新变化、党建新变革六个方面充分认识理解新时代的实践背景和理论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总结。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中国从现在到2050年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2020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所论述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五大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是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南北差距、地区冲突、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经济危机等诸多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不断发展,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2013年—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31.6%居全球首位。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国是第一个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不断提升。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承担更多责任。如何扮演好新的轨迹角色、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责任,是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习*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时间,我们党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人民生活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10个方面开创了工作新局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习*总书记常说的“四梁八柱”已搭建完成;民生保障不断改善,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这5年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当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之时,我们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构成了划时代的理论新建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深化和拓展的。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总书记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强大生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做出深刻回答,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一个政党要想处于永远先进前列,一刻也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引。过去5年,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在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
任何理论都属于它所植根的时代。习*总书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标志之一,是中国日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必将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对过去的一种判断,也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个宣示。
这一战略安排也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这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预期提前。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加快了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步伐,创造了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发展的奇迹。
从时间纵轴上观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冲刺阶段的最后3年,位于“十九大到二十大”交汇期,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将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坚实基础。
在“两个阶段”中,第一个“奋斗十五年”历程,将从“创新型国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社会文明”“人民生活”“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美丽中国”等六大维度出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奋斗十五年”历程,目标指向更为远大,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0二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0二0年到二0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这既鼓舞人心,又决定着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正焕发蓬勃生机、绽放璀璨光彩!十三亿多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判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城镇化率接近60%。从经济基础和经济总量上讲,“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已经解决,也就意味着旧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习*总书记作出全新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我国生产力发展在总体上依然处于中等水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落后地区、农村发展不充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而且表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大城市依然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广泛。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要”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其衍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权利等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是巨大的,也是极为深刻的,决定我们党工作重点和部署都要进行调整和改变,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在继续推进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已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织就了一张利益交融的“共生网”。国际社会早已形成共识:中国新一轮全面改革创新开放,将通过纵横交错、休戚相关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把中国红利转化为世界红利,为世界发展增添新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共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90余部,党规党纪的“笼子”越扎越紧。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习*总书记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从来都是充满自信、决不回避退让,澄清了模糊认识,夺回丢失的阵地,把走弯了的路调直。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障。
“十九大报告勾画了总蓝图、制定了时间表,发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又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十九大代表、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志群表示:这是一个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新时代!
追梦路上,奋斗不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中国共产党续写新的辉煌。
令人瞩目的是,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标”,实际上是根据我国发展情况,将过去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实践。“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以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奋斗历程是压缩时空式,中国的发展从来没有止境,中国快速崛起是近代以来全球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这是振奋人心的报告,也是振奋人心的号召。”湖南永州市委书记李晖代表注意到报告在作出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后,还特别强调了“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这8个字,“能够和千千万万党员一道,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辈当自强不息、奋力而为。”
这一战略安排,紧扣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习*总书记还围绕解决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等许多领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根据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意愿,提出明确的具有感召力的发展战略目标,凝聚人心,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一届接着一届办、一代接着一代干。以*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同志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对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作了明确规划。*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把*同志设计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了。党的十六大总结经验,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之际,习*总书记对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战略谋划,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发展战略。从四个现代化到“三步走”,再到“新三步走”,再到“两步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中国从现在到2050年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2020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所论述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