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组成员
组长:陈晓洁
组员:赵勤 许玉婷 李雅洁 范露露 侯烨婷 黄诗琪 杨芳
二、内容与主题
1.谈谈你对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认识
2.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家可以就以上两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从多方面来解析新时代背景下的和平统一
一、小组成员
组长:陈晓洁
组员:赵勤 许玉婷 李雅洁 范露露 侯烨婷 黄诗琪 杨芳
二、内容与主题
1.谈谈你对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认识
2.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家可以就以上两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从多方面来解析新时代背景下的和平统一
首先对于祖国统一问题,我认为目前最紧急的应该就是解决台湾问题了吧。现如今,对台工作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30多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巨大进展,同时也历经风雨考验。在新时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其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即: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作为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坚决反对台湾*势力搞“*”,坚决反对“外国势力”干涉台湾问题,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实现统一。
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同志亲自作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战略决策、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每次党代会报告论述对台工作时,都指出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2014年9月26日,习*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时,首先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在一个国家内,可以同时容纳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第二,创造性地把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统一问题。认为,在一个国家内,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地区,可以参照这些原则和平共处。
实践意义。一是顺利收回香港、澳门,保证了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二是有利于避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也尽可能为中国经济建设争取到和平的国内外环境;三是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提供了新思路,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对和平统一的理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关乎中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大计。在可能的条件下,是以和平解决、和平统一为好。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主席就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1977年7月*同志重新担任中央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后,在综合考虑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思路、发展战略中,在毛主席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亲自作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决策。和平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不断进行艰辛的探索、开创性的工作。更何况,台湾问题极其错综复杂,交织着台湾局势、两岸关系、外部环境中种种矛盾。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实现和平统一,不经受种种挑战、重重磨难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正是我们追逐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关乎中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大计。
理论意义。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现实出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科学构想。
对台工作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30多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巨大进展,同时也历经风雨考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要有新理解,这样才能更自觉地坚持这个大政方针。
我们实行和平统一大政方针30多年来遭遇的主要问题是:其一,台湾1949年以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具有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其二,台湾各种*势力谋求“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近20年来尤以“*”*行径为甚;其三,国民党不愿与我们通过谈判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也不愿与我们进行解决两岸政治分歧的谈判,力图维持现状;其四,外部势力阻挠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其五,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述4个问题的存在,扭曲了台湾社会对两岸和平统一、个人政治身份认同的看法。
一个中国原则: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一国两府”,反对一切可能导致“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径。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都主张只有一个中国,都拥护国家的统一,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存在什么“自决”的问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习*总书记曾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新贡献,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
我们要恪尽职守,牢记职责使命,脚踏实地地做参政履职的践行者。台盟要围绕中共十九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安排部署和台盟十大确定的任务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工作大局与两岸关系发展大局的结合点,在保持界别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参政议政的特色专业领域
和平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不断进行艰辛的探索、开创性的工作。更何况,台湾问题极其错综复杂,交织着台湾局势、两岸关系、外部环境中种种矛盾。
第一,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在一个国家内,可以同时容纳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第二,创造性地把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统一问题。认为,在一个国家内,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地区,可以参照这些原则和平共处。
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坚持着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同时也一直警惕、反对、打击、制止各种把台湾从中国*出去的行径,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考虑到各种复杂情况甚至发生最坏状况的可能性,长期进行着各种应对准备包括军事斗争方面的准备。这在《反*国家法》中已作了明确规定:“‘*’*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但是,我们切不可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和平统一的努力。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实行和平统一大政方针30多年来,一直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开辟了前进道路,而且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
两制并存原则: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照顾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这将是统一后的中国国家体制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创造。
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诸如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华侨和外国人投资等,一律受法律保护。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关乎中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大计。在可能的条件下,是以和平解决、和平统一为好。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主席就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1977年7月*同志重新担任中央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后,在综合考虑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思路、发展战略中,在毛主席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亲自作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决策。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从此开始,我们就为实现和平统一不懈努力。
“统则强、分必乱”,这是历史规律。对于祖国统一,大陆从来不承诺放弃武力,但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习主席曾经说:“我们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这足以体现出我们祖国对于台湾同胞的真诚程度,尤其是“最符合”三个字足以体现我们国家对于统一国家并维护台湾同胞利益的热情。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表示在实现国家统一时,一定“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