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习
共享课程
集体备课
考试公示
领课群
排行榜
登录
注册
课群话题
>
话题详情
新时代祖国统一大业——龙彦霖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龙彦霖
发布于:2018-05-23 13:05:44
谈一下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
点赞 (0)
回复
31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邵心怡
发布于:2018-05-24 19:58:04
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去年5.20以来,两岸关系急冻,这个时候,两岸民间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开展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艺术、宗教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活动,使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能够真正的做到“手牵手、心连心、根连根”,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32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19:58:21
虽然中共再三强调台湾问题是内政,但国际上并不是那麼看。台湾问题只要一摆在国际上,其实非常复杂,美国是好管闲事,而且忧患意识强烈,实际上台湾若落入中国手里,对美国并没有直接威胁,真正会紧张到跳脚的是日本,台日关系原本就非常暧昧,台海一旦有风波,恐怕会先出手的不是美国。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33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胡倩怡
发布于:2018-05-24 19:58:48
从中国新时代治国方略中不难看出,实现“两个一百年”与统一台湾是齐头并进的,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本身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34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邵心怡
发布于:2018-05-24 19:58:54
十九大规划部署了中国大陆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将在这个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之路已经彻底封闭,台湾唯一明智的选择在于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求取两岸认同“最大公约数”,以此为基准,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共议统一,共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35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19:59:04
这话题可以延伸到钓鱼台主权的冲突,美国公开声明不会插手台湾与日本之间的冲突,两个小老弟打打架,有益健康,2010 年双方还搞出 19 艘军舰对峙的大场面,但日本媒体对於来自台湾的冲突很少大幅报导,多半是冷处理;然而大陆只要一艘小渔船靠过去,在日本就会变成大新闻,美日保安协定的范围是包括钓鱼台的,如果中共要跟日本硬干,美国将被拖下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36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王冰淇
发布于:2018-05-24 19:59:12
十九大的召开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理念、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和主要措施,对做好新时期对台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深感肩负使命重大,任务光荣,更要有决心、有信心,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坐标点上,发奋图强,开拓创新,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37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邵心怡
发布于:2018-05-24 19:59:39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对台政策的基石。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38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19:59:54
两岸密切的经贸往来,促使两岸重新思考以更广泛的经贸关系新架构 --自由贸易区来处理两岸经贸衍生的各种问题.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应突出地缘经济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将福州、厦门及金马规划为经贸特区,使福州、厦 门、金马作为中国其他地区与台湾本岛间转运的中转地,也就是发展为具有加工、分装、仓储、制造、商流、金流等功能的自由贸易区.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39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胡倩怡
发布于:2018-05-24 19:59:58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同志亲自作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战略决策、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每次党代会报告论述对台工作时,都指出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0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胡倩怡
发布于:2018-05-24 20:00:47
2014年9月26日,习*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时,首先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对台工作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30多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巨大进展,同时也历经风雨考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要有新理解,这样才能更自觉地坚持这个大政方针。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1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20:01:20
自孙中山带领国民党前身同盟会 领导*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来,孙中三一直没有或国民党一直没有掌握过中央政权,孙中山决定联合共产党打到军阀推翻军阀政权,让政权重新回到革命者手里。必竟推翻清朝的是革命党人,在联和共产党之前改组了国民党,把革命党人的国民党和其他一些政党的人组合成新的国民党,扩大势力,也是最早的统一战线,形成了国民党左派和国民党右派。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一举再造民国,各有一半功劳,孙中山的遗产各得一半,这就是国父的由来,国共分家相护较量,国民党右派失败,退守台湾。左派国民党和共产党在造共和,以四分之三的继承权对四分之一的国民党右派少数改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定国歌和国徽继承中华民国,而台湾在法理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只不过执政的是国民党右派。联合国后来与以承认继承中华民国的一切,所以蒙古没有收回。只不过以前为了停止阶级斗争,而混淆了所有的概念,中国台湾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这是合法称呼。执政的是国民党右派加上现在得民进党,中国是统一的,只不过共产党没在台湾执政,以后要逐步统一的是中国共产党,统一的国民党。民进党角逐国务院总理这个位置,民进党也会加入政协,政协就会逐步演变成参议院,人大是众议院,只是名称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要独立,我们当然要打这是内政,美国怎么会插手,民进党人里有一部分人是,中国国籍但是是日本侨民,还有其他国家的侨民,明白不!台湾护照上的中国台湾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被联合国承认的,联合国没有台湾的位置,它只能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存在,只要台湾不独立就不会有台海战争,中国已经统一。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2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邵心怡
发布于:2018-05-24 20:02:08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令两岸各界人士高度关注。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宣示了中国在两个一百年内要达成的目标,明确提出新的分步走的方略: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达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3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邵心怡
发布于:2018-05-24 20:02:39
值得注意的是,习*在报告中把“完成祖国统一”列入中共的三大历史任务,凸显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基本方略的定位,明确了实现国家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位置,预示了两岸统一的最终进程,清楚地揭示了未来30年内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结局。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4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邵心怡
发布于:2018-05-24 20:03:09
十九大不仅成为两岸关系的历史转折点,更为未来的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规划了正确方向和道路,指引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5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胡倩怡
发布于:2018-05-24 20:04:08
和平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不断进行艰辛的探索、开创性的工作。更何况,台湾问题极其错综复杂,交织着台湾局势、两岸关系、外部环境中种种矛盾。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实现和平统一,不经受种种挑战、重重磨难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实行和平统一大政方针30多年来遭遇的主要问题是:其一,台湾1949年以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具有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其二,台湾各种*势力谋求“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近20年来尤以“*”*行径为甚;其三,国民党不愿与我们通过谈判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也不愿与我们进行解决两岸政治分歧的谈判,力图维持现状;其四,外部势力阻挠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其五,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述4个问题的存在,扭曲了台湾社会对两岸和平统一、个人政治身份认同的看法。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6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胡倩怡
发布于:2018-05-24 20:05:03
我们切不可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和平统一的努力。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实行和平统一大政方针30多年来,一直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开辟了前进道路,而且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主要是:其一,挫败了台湾*势力力图把台湾从中国*出去的图谋,*制造“两个中国”、陈水扁谋求“台湾法理独立”都没有得逞,明火执仗地谋求“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回复
上海海洋大学-丁楚仪
2018-05-24 20:07:27
在大陆政府,我们坚持的是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如果有一天共产党失信于民的话,存在于台湾的政党将成为领导中国前进的热门政党。这样,台湾将不统而统。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7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丁楚仪
发布于:2018-05-24 20:06:56
随着经济交流的加强,两岸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台湾老百姓对大陆政府的疑虑将逐渐消除,经济上的统一将最终演变成政治上的统一。不会有冲突,也不会有战争。台湾也将成为真正的中国的最特别的省份。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8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20:07:17
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两岸关系发展过程就是两岸政治博弈的过程,核心问题就是“*”与“反*”、“拒统”与“求统”的斗争、较量过程,当前同时又表现为两岸“融合发展”与“远中脱中”的“反融合”较量过程。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49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丁楚仪
发布于:2018-05-24 20:08:22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并且强调“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伴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祖国统一大业将迎来新局面。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0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20:08:46
在持续推动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追求和平统一的总体思维下,近年来大陆积极倡导与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平”与“融合”的“双合”发展理念成为大陆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两个重要旗帜。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1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丁楚仪
发布于:2018-05-24 20:08:52
纵观人类几千年文明史,国家统一是重要历史进步现象。凡是对人类文明作出较大贡献的民族,往往都是在国家统一、强盛的时候。当国家*之时,往往成为战乱之源,为世界提供的更多是负能量。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主张国家统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马克思曾写信给美国总统林肯,称赞他为捍卫美国统一所作出的努力。马克思称林肯领导的战争是“现代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战争”。在德意志民族*为无数个小邦国的时候,恩格斯评论道,德国“只有统一才能使我们在国内和国外强大起来”。列宁主张建立由多民族国家组成的统一大国,认为这“是从分散状态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迈出的巨大的历史性的一步”。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2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胡倩怡
发布于:2018-05-24 20:09:12
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坚持着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同时也一直警惕、反对、打击、制止各种把台湾从中国*出去的行径,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考虑到各种复杂情况甚至发生最坏状况的可能性,长期进行着各种应对准备包括军事斗争方面的准备。这在《反*国家法》中已作了明确规定:“‘*’*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3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丁楚仪
发布于:2018-05-24 20:09:22
自从秦统一后,中国在多数时间都处于统一状态,*只是由一个统一王朝向另一个统一王朝转换的过渡阶段。很多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都诞生于大一统时期。那些被后人称颂的有作为的政治家,大都是在实现国家统一上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建构,追求国家统一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性。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4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20:09:35
新一届中央领导非常重视两岸融合发展,而且融合发展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从最初强调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到如今发展到扩大与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以及重视两岸心灵融合与利益融合。融合发展既是习*总书记的“两岸一家亲”理念的在对台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与实践,也是新时期大陆对台政策发展的又一重要新理念。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5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20:10:05
2014年春北京两会期间,首次将“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央对台工作新思维与对台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信号。2016年3月,习*总书记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的会议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于是经济社会融合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两个重要面向与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三个重要具体工作。一是“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二是“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三是“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三项重要内容实际上就是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三大面向与主要内容。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6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龙彦霖
发布于:2018-05-24 20:10:24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东山区恤孤院后街31号(现为恤孤院路3号)正式召开,有40位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是: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王荷波、张国焘、王用章、邓培、瞿秋白、林育南、邓中夏、谭平山、张连光、刘仁静、朱少连、项德龙(项英)、罗章龙、徐梅坤、高君宇、王俊、何孟雄、王仲一、冯菊坡、刘尔崧、陈天、张德惠、刘天国、陈福涛(陈为人)、张太雷、刘天章、向警予、陈潭秋、阮啸仙、孙云鹏、沈茂坤、于树德、金佛庄、恽代英、袁达时,还有一名代表,则难以确定。他们代表了中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参加了大会。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7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王冰淇
发布于:2018-05-24 20:10:34
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关乎中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大计。在可能的条件下,是以和平解决、和平统一为好。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主席就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1977年7月*同志重新担任中央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后,在综合考虑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思路、发展战略中,在毛主席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亲自作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决策。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8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陈红月
发布于:2018-05-24 20:10:36
2018年2月28日,国台办会同29个部委共同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就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台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若干措施”涉及面广泛,其中12条涉及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经商发展合作、19条涉及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与生活,涵盖了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影视等诸多领域和行业,核心是推动与落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台湾同胞“同等待遇”,鼓励台湾同胞融入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共同分享国家发展机遇,促进与实现两岸融合发展。随后,大陆不少地方政府纷纷依据十九大对台工作精神与这一“若干措施”出台地方性惠台政策措施,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59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丁楚仪
发布于:2018-05-24 20:11:00
纵观世界历史,凡是强国通常都有三个重要指标:一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二是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三是国家统一。一个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国家,综合国力是有缺陷的,国际影响力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民族就不能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必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60F
来自
上海海洋大学-王冰淇
发布于:2018-05-24 20:11:09
关于统一中国,只有这样两种可能:一是和平统一中国,二是战争统一中国。 众所周知,两岸人民、两岸政党、两岸政府都不希望出现战争统一中国的悲剧。因此,在事实上,两岸只有一种选择——和平统一中国。但是,约60年过去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延,和平统一中国反而变得越来越难实现了。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
1
2
3
4
▸
GO
发布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