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范静,陈玥婷,张茗嫣,赵弋典,眭晓,夏鑫,朱丹青,王艺敏,洪代娣,刘洛雪
讨论主题: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
组员:范静,陈玥婷,张茗嫣,赵弋典,眭晓,夏鑫,朱丹青,王艺敏,洪代娣,刘洛雪
讨论主题: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
对外开放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三大基本国策之一。
@上海海洋大学-夏鑫: 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上海海洋大学-眭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总结中国三十年来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试验探索阶段;从1992*南方讲话到20世纪末的全面开放阶段;从2001年到2006年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的体制全面接轨阶段;2007年后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互利共赢阶段。
我们要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对外开放更加有声有色。
@上海海洋大学-朱丹青: 面对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只要我们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增进合作、化解分歧,中国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也一定会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年来,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贡献“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一大批重大互联互通经贸合作项目落地,中国的高铁、桥梁、码头、核电、电商等产品技术和服务都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中国的一张张名片。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的开放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合作共赢。”中国不搞零和博弈,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而是追求双赢。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中国的开放必将造福整个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了正确地坚持这一国策,必须特别注意掌握开放的原则。
实行对外开放,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明确表示:“我们要有计划、有原则地引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既不能因噎废食,对国外的东西一概加以拒斥,从而放慢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能对国外的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以各种形式主张全盘西化。”
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传奇成就,中国人民之所以能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开放是前提条件。
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
新时代对外开放再扩大,继续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以高质量引进外资、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和优化推进多元化出口与投资为重点
4. 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 5.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过去中国是世界的舞台,以后中国将更多地把世界作为舞台,我们的对外开放将达到新境界。
@上海海洋大学-朱丹青: 是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新时代对外开放再扩大,需要继续引进外资,这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扩大资本和外汇供给、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和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举措促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外开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世界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状况,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更加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之间的互相开放、互相依存程度更加增强。据此,*在1984年就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战略全局,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确立开放发展新理念,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对外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国必须在开放融入中有所坚持,从片面与世界接轨发展到主动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我们将更多以中国文化、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去塑造世界。
@上海海洋大学-朱丹青: 嗯嗯!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现阶段,主动扩大进口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本土企业在核心技术、创意、营销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积极扩大特色优质消费品进口,有利于满足我国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现在我们要更加重视走出去的问题。我们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认识到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2、认识到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把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基点. (2)正确认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并不是一切依赖外国,甚至靠外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独立自主也绝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3)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 3、认识到对外开放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吸收、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习*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将采取四个重大举措。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今年,我们将推出几项有标志意义的举措。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互相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在近几十年中空前提高,国际分工有了长足发展,许多产品都是国际分工合作的产物;从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和发展来看,国际合作成果与互惠步伐加快,动用世界范围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力合作,共同攻关,日益明显;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来看,开放化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市场;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科学观察和概括的结果。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贸易增速连续5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跨国投资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近期,世界经济呈现回暖向好态势,全球贸易和投资回升,国际金融市场总体稳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但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亚健康和弱增长的调整期,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并未有效解决,新的增长动力仍未形成,潜在增长率不升反降,不确定因素较多。新旧动能能否转换,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抓住机遇、化解挑战,是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