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范静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4-12 17:30:01

组员:范静,陈玥婷,张茗嫣,赵弋典,眭晓,夏鑫,朱丹青,王艺敏,洪代娣,刘洛雪

讨论主题: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方针

点赞 (7)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洛雪发布于:2018-04-12 20:06:4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立足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蓝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战略的基点和依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4-12 20:07: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4-12 20:08:5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奋斗的磅礴力量;找平了发展的短板,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方向,必将发挥巨大的领航作用;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必将对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产生一定影响。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 2018-04-12 21:21:06

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4-12 20:09:01
2.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4-12 20:10:04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我们要凝聚起亿万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4-12 20:11:00

      从任务来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各项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实施各项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尤其要打好这三大攻坚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4-12 20:11:16
3.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丹青发布于:2018-04-12 20:11:30

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4-12 20:11:5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作出的“两步走”战略新部署。这一战略安排不仅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而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定义中增添了“美丽”的内涵,充分展示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创新、效益、质量、环境保护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崭新要义,从而成为鼓舞和激发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4-12 20:12:3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4-12 20:13:12

这一战略安排,紧扣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4-12 20:13:51
今天,我们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党审时度势,对2020年后的中国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提出奋斗三十年、迈出两大步、实现强国梦的宏伟目标,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回答了新征程中党和国家如何面向未来,继续开拓进取、努力奋斗的重大问题,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担当精神和使命追求,必将引领亿万人民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再创新的辉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洛雪发布于:2018-04-12 20:15:51
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4-12 20:16:2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就必须着力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增强对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驾驭能力;良好生态环境也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4-12 20:16:46

习主席在十九大主题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4-12 20:17:4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连续性特出来的宏伟蓝图、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发出的新的动员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4-12 20:18:44

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朱丹青 2018-04-12 20:36:08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国际力量对比总体上有利于保持世界和平,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来看,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15年有充分的依据,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4-12 20:22:23

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两阶段的战略安排,都是着眼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而提出的目标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4-12 20:22:27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4-12 20:23:02
这一战略安排,紧扣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4-12 20:23:14

     全国农村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和标志性指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4-12 20:23:34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代娣发布于:2018-04-12 20:23:52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方面 我认为最能体现的就是 习*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 扶贫做到精准这一程度 体现了我国综合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4-12 20:24:37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洛雪发布于:2018-04-12 20:24:38
战略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4-12 20:25:35

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方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4-12 20:25:52
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两阶段的战略安排,都是着眼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而提出的目标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4-12 20:27:05

  党的十九大围绕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系统、前瞻和发展的眼光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4-12 20:27:09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关键是要共产党人自觉地肩负起新时代崇高的历史使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4-12 20:28:21

在我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之后,我国与世界的互动更加频繁,互动关系更加复杂。这里面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利益问题,包括经济摩擦、领土争端等。另 一个是心态问题,即中国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发展壮大、世界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有一个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适应大国角色的问题,世界也有一个逐步接受中国发展壮大和大国现实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