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我们是贸易大国,但缺乏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所以我国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
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从实际出发——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分析和辩证把握了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实际
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尊重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
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它主要与依靠自身丰富自然资源增加国家财富,以及主要依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技术的国家相区别。
2018 年*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是继十九大以来国家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次掷地有声的宣誓,也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对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体现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创新开辟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一直是创新的引领者,从四大发明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到今天中国高铁发展成果引领世界,中华民族创新的脚步,从来都不曾止步。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们既要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而自豪,更要清醒地看到国际社会新的动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在新时代主动担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若干重要领域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大政治优势,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担当起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攻坚克难,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重大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部署,为科技领域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迸发新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把握“新时代”方位,从“跟跑”到“领跑”,担当新使命。
走入新时代,科技领域有责任、有目标、有信心、有条件,要担当起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重任。
一是有责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在新时代主动担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二是有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创新的法律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优良。
创新型国家的本质是依靠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其测度指标主要体现在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方面。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科技是国之利器,世界上的现代化强国无一不是创新强国、科技强国。
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
只有面向科技创新的实际需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将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持续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才能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有序进行。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法律制度取得了长足进步。首先,通过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初步形成了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有关的法律制度框架。
但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体现在:第一,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文件、领导讲话、有关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广泛存在,全面系统、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尚未建立。第二,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最具关联性的宣示性规定过多、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法律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应尽快改变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重政策、轻法律的局面。
虽然政策文件具有灵活、高效等优点,但其制定程序相对简单,具体表述也较为抽象,在规范性、权威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长远而言,将不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持续有效推进。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结构完整、体系完善、相互协调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法律规范体系。
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科技的发展,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实现 " 中国梦 " 伟大构想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一招。
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种科技资源的作用,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着力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拥有重要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跨国企业,以及一大批拥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所在和关键之一。
对中国来说,贸易结构不平衡是首要问题。实现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是紧迫任务,只有实现了由粗放式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收窄,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部署
为科技领域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迸发新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战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包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要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坚持将需求牵引和创新驱动相结合
形成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到产品、到商品创新的转移转化,推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要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加大力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
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和柔性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