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 郑天成 话题: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天成发布于:2018-04-26 17:47:11
全国两会上,总理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你有什么看法呢?每位同学发言不少于10条,每条不少于10个字。
点赞 (0)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10:01
第一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第二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第三 个是为了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第四是国家安全的需 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天一发布于:2018-04-26 20:10:31
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浩然发布于:2018-04-26 20:11:06

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但是,我国现有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在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建立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完善的,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因此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超前谋划和系统布局世界领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引领世界创新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必须聚焦空天海洋、能源资源、信息安全、交通运输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有效支撑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制造强国建设,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11: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个面向”的前瞻布局和系统推进得到显著加强,科技创新突破明显加快。对标国际科技前沿,我国在量子通信与计算机、高温超导、中微子振荡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面向经济主战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天成发布于:2018-04-26 20:13:10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战略举措。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13:21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天一发布于:2018-04-26 20:13:23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13:55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努尔阿米乃姆·亚森发布于:2018-04-26 20:14:00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14:42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15:17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天成发布于:2018-04-26 20:15:17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突出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引领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努尔阿米乃姆·亚森发布于:2018-04-26 20:16:0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16:09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代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天一发布于:2018-04-26 20:16:13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17:3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是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战略举措。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天一发布于:2018-04-26 20:18:20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持续展开,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全球竞争的大势所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浩然发布于:2018-04-26 20:19:10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重大原始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促进作用。习*同志指出,“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因此,我们必须准确预判科技创新方向,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快赶超甚至引领步伐,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和主动权。要着力增强原始创新,注重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作用,健全基础研究的支撑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扎根中国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瞄准原创理论和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要找准创新的突破口,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努力在形成科技实力的同时,使我们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都有更大的提高。加快部署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天一发布于:2018-04-26 20:20:21
只有将创新型国家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持续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浩然发布于:2018-04-26 20:20:32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啃了不少硬骨头,科技体制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但是我国创新体系仍存在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机制仍不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效益还不高,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度还远远不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还不畅通。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要坚持把提升创新治理能力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等方面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必须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浩然发布于:2018-04-26 20:22:21

人是创新的主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实现科技创新,建成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经过几代人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稀缺,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足,特别是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突出,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要解决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必须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打通人才选拔、流动、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增强创新意识,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内国际创新制高点。要弘扬创新文化,尊重创新、崇尚创新,完善有利于释放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机制,发掘、培养、集聚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把人民群众的创新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调动起来,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激励大家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努尔阿米乃姆·亚森发布于:2018-04-26 20:22:34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尊重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天一发布于:2018-04-26 20:23:1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23:23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协同发力,以体制机制改革和法治保障来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24:13
着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以及建设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不断提高创新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蒋春来发布于:2018-04-26 20:24:51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在提到“人工智能”时,指出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兴起的人工智能浪潮,也在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中,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努尔阿米乃姆·亚森发布于:2018-04-26 20:25:21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天一发布于:2018-04-26 20:25:24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努尔阿米乃姆·亚森发布于:2018-04-26 20:27:33
建设创新型国家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矛盾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不同时期矛盾的不同特点,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天一发布于:2018-04-26 20:30:33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7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