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组 李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与世界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洁发布于:2018-05-17 18:21:47

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与世界

要求:每位同学讨论发在对应小组长发的话题之中,每人内容不得小于10条,每条10个字以上。

形式:自由讨论

点赞 (0)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邓桂群发布于:2018-05-17 18:45:2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中国致力于建设美好世界的大国担当。1660122邓桂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心茹发布于:2018-05-17 18:45:29
另一方面,西方现代化之路在推动西方实现发展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1660118赵心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佩君发布于:2018-05-17 18:45:53
生态文明是生态和文明的结合,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明形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45:56

8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这一历史进程不被迟滞和打断,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邓桂群发布于:2018-05-17 18:46:21
事实证明,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660122邓桂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心茹发布于:2018-05-17 18:46:31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人类走向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普惠发展,确立了共享美好未来的利益支点,指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多样性、共同性现代化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46:33

9在民族复兴的历史关头,我们既不能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不能做脱离世界的“独行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佩君发布于:2018-05-17 18:46:34
具体来说,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状态;是人类社会对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以及实践,符合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47:09

10我们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与9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遍布全球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倡议,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更多公共产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邓桂群发布于:2018-05-17 18:47:19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继续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意志。1660122邓桂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佩君发布于:2018-05-17 18:47:27
是贯穿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中,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社会进步状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心茹发布于:2018-05-17 18:47:31
人类命运共同体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直击国际上的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直指阻碍人类进步的顽疾,主张用对话协商拆解国家间的猜忌与戒备,用共建共享破除以邻为壑的藩篱,用合作共赢拧开世界经济动力的阀门,用交流互鉴疏通不同文明之间的误解,用绿色低碳铲除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源头,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为联合国宪章在当代世界的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47:40

11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正处于从“改变自己,适应世界”向“改变自己,塑造世界”转变的十字路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佩君发布于:2018-05-17 18:48:06
从客观必然性上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资源形势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环境问题压力的现实诉求,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48:13

1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实现将中国的发展机遇转变为世界的发展机遇,将世界的机遇转化为中国的机遇,通过睿智运用“中国智慧”、合理提出“中国方案”、正确使用“中国力量”,推动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48:47

13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和世界相结合,为人类发展标出新的经纬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邓桂群发布于:2018-05-17 18:48:5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1660122邓桂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心茹发布于:2018-05-17 18:49: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佩君发布于:2018-05-17 18:49:09
从目标形式上看,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发展格局,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资源环境格局,是一种人类生存系统安全状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49:18

14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佩君发布于:2018-05-17 18:49:42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目标,它贯穿整个社会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49:49

15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联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加强,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心茹发布于:2018-05-17 18:50:02
强调多样性和共同性的辩证统一,回答了不同国家共同发展的历史课题。习*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50:20

16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了中国和世界发展深刻互动的新坐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心茹发布于:2018-05-17 18:50:32
当今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风貌。正是有了这种多样性,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佩君发布于:2018-05-17 18:50:4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归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树立生态伦理。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50:54

17一方面,顺应我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都需要我们努力构建广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邓桂群发布于:2018-05-17 18:51:19
历史一再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在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的今天,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不仅无助于自身发展,而且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1660122邓桂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芯悦发布于:2018-05-17 18:51:27

18另一方面,西方现代化之路在推动西方实现发展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人类走向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普惠发展,确立了共享美好未来的利益支点,指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多样性、共同性现代化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佩君发布于:2018-05-17 18:51:28
第二,营造生态文化。在发展生态科学、推进生态教育、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构建生态制度中,规范生态道德、普及生态知识,推广绿色消费……以此营造生态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6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