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能否坚守底线、突出重点的关键,是确保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和美好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因此,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以发展为基础的保障体系,应该是权利和义务相关的保障体系,应该是在人人尽责基础之上实现社会保障成果共享的保障体系。
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加强老年人群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的指导和服务,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健康、护理、保健能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等。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还明确提出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要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资金管理,完善筹资机制,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为民生事业改善提供重要财政支持。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和执政目标使命决定了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以维护、改善、保障、发展民生为己任,把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作为维护民生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不能等着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应当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因此,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为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要把改革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而且更要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公平享有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