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易班讨论主题为“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最低要求,每人十句,每句十个字以上。
欢迎各位同学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本次易班讨论主题为“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最低要求,每人十句,每句十个字以上。
欢迎各位同学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努力实现文化产品引领生活与关怀生命的有机统一,是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诉求。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应把着眼点、着力点放在文化产品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引领与生命关怀上。文化产品除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承担着在社会生活中关怀生命的重任。对于中国而言,就是要引导人民群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不断掌握生产的技巧、生活的方法,共同享受生产的成果、生活的乐趣,进而实现人生的目标、生命的价值。这种人文关怀的源动力来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重要展现。这既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性工程。
文化软实力取决于价值观,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加强我国软实力建设,就是要在思想观念上鲜明地亮出并坚持我们自己最核心的东西。
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文化自信是一种“基本的”“基础的”“深厚的”“深层的”“广泛的”“持久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高度来认识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大众传媒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反映民生、疏通民意、凝聚共识,说到底就是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安顿问题。
从根本上讲,文化软实力取决于文化的底蕴——价值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这表明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在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发挥大众传媒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代表公众利益,调节群众精神生活,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表达方式上,符合公众的口味,为其所喜闻乐见;在涉及民生及人民精神生活安顿的问题上,做到“先导、指导、疏导、引导”。同时,大众传媒应当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少一点说教,多一些亲和,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又要用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来改善社会文化生活。
我们应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性作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注重传统节日对民族情感的聚合作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价值。这是新形势下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举措。
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进程来看,应努力实现文化产品民族特色与时代特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领生活与关怀生命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文化产品民族特色与时代特点的有机统一,是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方位。
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本国文化的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传媒的活力决定文化软实力。传媒的活力关键在于大众的关注与信赖。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研究,努力创建具有民族特色、富有时代气息的门户网站。同时,探索创办双语网站、单一外语网站,加速自主创新步伐,通过网络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化。
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为此,我们应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产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是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代表的时代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指向。
努力实现文化产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价值本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文化产品既有商品属性,又是特殊产品。这要求我们的文化市场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不能简单地完全由市场来决定。
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要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与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碰撞交融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洪流,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中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已不可避免。中国文化产品只有立足民族风格,形成民族特色,才能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认同度,才能为确立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长久竞争力和影响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