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前后后大概花完了一个周的时间来读完《大学之路》,读完以后感觉受益匪浅,原来国外那些孩子整天在玩,玩有玩的道理,他们也在间接的培养了他们的领导力,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等。其次,知道了国内的大学与国外大学差距在哪里了,国内大学上课没人听讲,而国外大学都是认真学习,本质上是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的区别。在者是跟学生自己的自律性有关。
首先来谈什么是大学,在中国古代,有所学的应该是从孔子开始的,不仅教他们做学问,还是他们的人生导师。西方也一样,西方的代表是毕达哥拉斯(给他简介),招收了大量的门徒,不仅在一起读书,还在一起生活,很像现在的牛津和剑桥。他俩都是在行“大行之道”。什么是大行之道呢?我们后面再说。
在孔子之后,就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 “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在长安兴办了太学。最初,太学里只有少量的五经博士(相当于教授)和50名博士弟子(相当于大学生)。到了王莽时代,太学生人数增加到了万余人。到了东汉,进一步扩大,东汉顺帝时,曾经用工11.2万人,建成240栋大楼,1850个房间,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达3万人。我不知道这些数字是否有夸张,因为当时东汉人口不过5000万,太学生占的比例高达0.06%,高于新中国刚成立时。不过从此之后,中国太学的规模就在不断减小。隋代开始了科举制度,太学也改成了国子监,但是规模没有东汉大。由于科举选士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和平时期下层人士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因此,中国的教育和考试开始紧密结合,然后又和社会地位、做官以及铁饭碗联系起来了。以至于到了唐代中后期,著名文学家韩愈感叹社会上“求道”的人越来越少,像当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切磋学问的风尚不复存在了,韩愈为此写下了著名的《劝学篇》和《师说》,希望当时的学子们能“行古道”。但是韩愈不知道,在科举已经成为公卿阶层维持现有地位,下层进入上层唯一的手段时,他的这种主张实际上是逆潮流的幻想。自隋唐之后求道的高等教育其实在中国就不再有了。今天,亚洲国家依然将考试、升学、获得社会地位强耦合地联系起来。如果一个成绩好的人不能升学,或者名牌大学毕业的人不能有好工作(比如去当小贩卖猪肉),整个社会都会哗然。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求术,而不是求道。
我们把视角转向西方,在毕达哥拉斯之后呢,到了柏拉图时期,建立了雅典学院,学院里有很多学者开始教授各种课程,在这一点上,它和后来中世纪的大学已经非常相像了。在雅典学院里,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亦师亦友”来形容。老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外,还和学生一起做研究探讨问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很好地描绘了这所学院里平时大家一起学习知识、一起研究问题的情景。公元前四世纪崛起的马其顿占领了埃及,在亚历山大建立起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与雅典学院所不同的是,在亚历山大图书馆里,不仅有了学术大师,而且有了便于学习和研究的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有了充足的经费,在我看来这是一流大学必备的三个关键要素。在这里,欧几里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巨著《几何原本》,托勒密完成了影响深远的《地理学》,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也在这里学习过。从此,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亚历山大都是整个西方世界的学术中心。
无论是进入中国太学,还是进入西方亚历山大图书馆学习的,大多是贵族和富家子弟,因此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年代,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为有钱人服务,并且成为他们的子弟进一步维持现有社会地位的手段。
到了近代以后,1158年(也有人认为是1155年)神圣罗马*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签署了被称为学术特权的法律文件。这个法律文件后来也被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认可。在这个文件中,最重要的有这样四项内容。1.大学人员有类似于神职人员才有的自由和豁免权。这一项权利将学者和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一下提高到了神职人员的水平. 2.大学人员有为了学习的目的自由旅行和迁徙的权利。是很多国家学生签证的历史由来. 3.大学人员有免于因学术观点和政见不同而受报复的权利。因为在中世纪时期,教会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封建领主统治着世俗世界,凡是有悖于基督教教义的思想都是被禁止的。如果让教会和当地领主干预学校的管理,那么学校就不用办了。4.大学人员有权要求由学校和教会而不是地方法庭进行裁决的权利。使得大学可以独立于地方行政管理(当时是贵族管辖),今天这一条的意义在中国不是很大,但是在抗战时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利用这一条保护了很多教授和学生,包括很多抗日人士。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的一些大学就是利用这一条内容,拒绝执行美国政府的一些命令。
然后是高等教育的目的。目的之一是改变社会。作为社会的精英,当时的大学生们不仅需要有学问,有教养,而且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同时他们需要具备管理社会和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本领。因此,过去的大学大多实行通才教育,尤其对文科(Liberal Arts)极为看重,这个传统延续至今。不仅如此,大学还强调所谓的德育,即让学生养成遵守必要的行为规范的习惯。在中世纪时德育教育体现为对上帝的虔诚,如今则体现为个人内在的修养,这有点像中国儒家宣扬的修身养性。因此,大学对学生们的要求就远不止是考试的成绩,因为这些分数并不能直接帮助社会精英们解决上述问题。更进一步地讲,学生们要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知识来改变社会。
另一个目的是服务于社会,而不是获取名誉或者赚大钱。这在目前的大学中还留有当时的痕迹。例如,你看一些介绍如何考上名校的书,例如***考上哈佛。但是当这些孩子从哈佛毕业的时,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父母都很少介绍他们去干嘛了。这不是哈佛没有教育好孩子,而是接受哈佛教育的结果与为了功利而上大学的想象完全不同。尽管有许多上哈佛的挣了大钱,但是一位哈佛家长在参加完孩子的毕业典礼后和我讲,哈佛毕业生去的地方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挣大钱的地方。很多人会到非常落后的地方去帮助穷人,或者参军,或者去考古研究历史,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服务于社会,这些在宣扬成功学的家长看来也确实没有什么可写的。下图是过去几年里哈佛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不包括继续读研究生的),可以说进入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第三个目的是获得良知。“良知”这个词从此与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关联在一起。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不断地为建造一个公平、文明和进步的社会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多人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以换取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社会。获得良知,并且在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
什么是好的大学呢?答案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学。教授(和助教)的水平以及他们对教学的投人、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可选择的课程数量。1.教授:教授的专业水平高,未必就能保证其教学质量好,因为他不一定善于表达,或者未必善于把控课堂节奏,或者心思根本不在教学上。但是,教授的专业水平不高,课则一定教不好,用中国的老话讲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2. 其次是教学条件。好的大学,整体教室环境,包括实验条件、教学辅助设施都很好。虽然老清华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强调教授的重要性时讲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样的话,但事实上,如果没有很好的硬件条件,教学质量也很难保障。今天,美国的哈佛和斯坦福等大学能够在很多地方上超过老牌的牛津和剑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前者的财务状况要比后者要好很多。3. 足够丰富和新颖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既然我们强调学生在大学里要获得广博的知识,同时自由地发展,那么课程的数量就不能少,总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只学习很窄的几门专业课。学生人数并不是很多的哈佛大学开出了6000门课,这是它保证高质量教学水平的基本条件。4. 一所大学能否让学生生活得开心,并且因此而激发出学生一辈子学习的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从十七八岁到二十四五岁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一个年轻人过好这四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里都能受益于这一段生活。
而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有四个角色。1. 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2. 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3. 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推动社会的进步4. 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在讲“大学之道”。一个大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要广,不能局限于一个专业里那少量的课程。要做到这一点,大学应该包容兼蓄,教授各种课程。其实也就是通才教育。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选课和换专业的自由2. 实行通才教育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有足够多、足够宽泛的课程供大家选择,否则即使学校允许学生自由选课选专业,但是若只有很少几个专业供选择,通才教育也就无从谈起。3. 除了选专业、选课的自由以及提供足够多的选择外,一所大学要想让它的学生掌握大行之道,也必须让他们互相之间有取长补短的可能性。4如何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牛津和剑桥的学院制:在这些学院制的大学里,学生们(甚至包括一些教授)生活在一个对外相对独立、对内联系非常紧密的小社区里,这个小社区有生活必备的设施和条件,大家在这里其实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目的是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授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今后的人生中将这种关系一直保留下去。 其实这也是纽曼式的教育
在一个是洪堡式体系的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成为大学的中心任务。这样,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就是马上能够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一走出校园就能为社会服务。好处是:找工作更容易、见效快,但是同样很难培养出有广阔视野的领袖以及实业家。
将这两种教育合一可以吗?很难,但是也有,例如斯坦福。首先,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或者说都能够做到)同时兼顾全面发展和培养自己的专业特长。一般大学本科教育一共只有四年时间,让一个18岁的年轻人在四年里既要在身心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又能学到各种知识,还要精通一两种专业技能,这个要求显然不切实际。第二个难度是办学的成本问题。一所大学既要学科齐全,并且每个学科都保持很强的科研水平,同时还要兼顾本科生教学,办学成本是非常高的。兼顾两种教育理念的第三个难点在于社会上很多人不觉得有这个必要性。最后,通才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在很多时候是矛盾的。按照纽曼的理念,学生上课、考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时不给自己设限,这就要求学校给予学生大量自由时间,并且允许学生在课程没有完全学懂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好成绩(否则他们只好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为什么国外大学限制亚裔学生的进去?1.经济原因:因为私立大学很重要的一想就是捐款,亚洲人捐款很低。在开展夏令营的时候,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亚洲人,但是捐款非常少,几乎都是白人,这是普遍的现象2.政治原因:拉丁人口很多,为了拉他们的票,牺牲亚洲人。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