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既是灵山。
附上一则在知乎找到的答案
科班出身的话,建议遵教材吧。我学东西比较慢,好多东西不可能教过了都全部会,一般都按阶学习,初阶是记目录,举个例子,比如中药-
解表清热与泻下,去风湿上加化湿。
利水渗湿兼温里,理气消食又止血。
活血化瘀功效强,化痰止咳平喘高。
安神平肝息风药,开窍补虚收涩招。
驱虫涌吐药力猛,攻毒杀虫止痒同。
拔毒化腐生肌妙,二十一法慎勿忘。
如此就达到初阶一星水平。
初阶二星:熟悉每一类中药所含有的中药。
初阶三星:熟悉每一中药的功效、用法。
初阶四星:熟悉每一中药的性味归经。
初阶五星:熟悉每一中药的禁忌、用量与用量效果。
中阶:熟悉每一中药的特殊用法,熟悉对药的配伍疗效,熟悉历史渊源。
高阶:时间加成,一般难以达到。
当今时代,学习资源繁杂,各有优劣,我觉得,书多不如书少,初学宜谨守一道,方可有得,三心二意,难步高堂,待到胸有方药方剂主宰时,再来多看其他类书,
作者:夕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298742/answer/13067993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有这里,希望对我以后方剂的学习也有用
感觉他们说的你学了以后只是把方歌背的更熟了…
背方歌这是基础,不用多说
方剂最核心的内容其实是他的框架,也就是大部分人不重视的治法那个部分,比如小青龙的外寒内饮,麻黄汤纯寒表闭(不夹湿)。
这些治法或者说框架有什么作用呢?框架是你应用方剂的前提,因为中医的证是治疗的重点,病只是为了让你对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有一定了解。而辩出来的“证”其实对应的就是方剂中的治法。如果你能把他对应起来,临床就有了初步上手的能力了。
知道了治法,你要问自己,为什么都是风寒表证,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到底有什么区别?应用环境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治法的细微之处一定要搞清楚,别看描述都很像,其实差别很大。不然就会感觉这个也行,那个也行,最后不知所措。
大框架有了,接着就是把药拆解分组,比如银翘散,哪组药是散风透热的,哪部分是清热解毒的,哪部分是恢复肺的宣发肃降的功能的,哪部分是顾护津液的?这样你就有了基本的框架构成认知。
这还不够,每组药你还需要再继续拆,为什么散风透热这一组为什么有好几味药?为什么有了薄荷还要用淡豆豉?还要用牛蒡子?是为了加强疗效,还是各有各的作用?你要去问自己。越是好的方子,大部分情况每个药都是有它自己的作用的,很少重复,虽然是同一组,但只是大方向相同,细节是不一样的。拆解药组,这又需要很强的中药基础,需要系统的去看历代医家对这味药的叙述。在哪看呢?百度 中医世家 里可以查询,或者直接买本中药大词典。剩下的每组药都要这样拆,一个方子才算基本结束了。有了这个基础,临床再根据实际情况加减,这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这个过程十分痛苦艰难,但是做完以后收货会无比巨大,你对方剂的理解就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了。按上面那些方法,方歌背的再熟,讲义看的再多,不管你看谁的视频,也永远达不到这个程度的,因为东西书里都有,会不会看,看不看的明白就不一定了,老师讲课也无法讲如此之细。有了好的方法,最重要还是靠自己。
至于对方剂的解析,我推荐 陈潮祖的 中医治法与方剂,具体选用看你自己喜好即可。
作者:不如吃茶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298742/answer/12784615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