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1. 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2. 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细辛)五分,川尊、白芷、(生地黄)、(黄苓)、甘草 各一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3. 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4. 银翘散《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银花各一两,苦桔梗、薄荷、牛莠子各六钱,竹叶、(芥穗)各四钱,(淡豆豉)、生甘草各五钱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5.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干葛、柴胡、黄苓、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甘草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6. 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前胡、川芍、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
而按之无力)。
7.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芒硝)三合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8.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组成】大黄五两、(当归)、(干姜)各三两,附子、人参、芒硝、甘草各二两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
9 麻子仁丸(脾约丸)《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10. 济川煎《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三至五钱,(牛膝)二钱,(肉灰蓉)二至三钱,泽泻一钱半,(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枳壳一钱
[功用](补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虚精亏)之大便秘结。
11. 黄龙汤《伤寒六书》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当归)、(人参)、(甘草)
[功用]攻下热结,(补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12.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半斤,黄苓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 (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 舌苔薄白,脉弦者。
2. (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 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13.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半斤,黄苓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大黄二两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14. 蒿苓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15. 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枳实、柴胡、芍药各十分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 (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 (肝脾不和)证。胁肋胀闷,脱腹疼痛,脉弦。
16.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甘草(炙)半两,当归、白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各一两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17. 痛泻要方: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
18.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半夏半升黄苓、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炙)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19.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麦冬一升,人参二两,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20. 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三钱(水牛角代),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邪热入营)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谐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 数或细数。
21. 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屑(水牛角代)一两,地黄半斤,芍药三分,丹皮一两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 (热入血分)证。身热谐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或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 (热伤血络)证。斑色紫黑、吐血、血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22.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大黄、朴硝、甘草(爐)各二十两,山梔子仁、薄荷叶、黄苓各十两,连翘二斤半
[功用】泻热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
23. 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苓、黄连各半两,人参三钱,橘红、玄参、生甘草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黍粘子各一钱,白僵蚕(炒)、升麻各七分,柴胡、桔梗各二钱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蟻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 脉浮数有力。
24. 仙方活命饮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红肿域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25. 清胃散《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当归身各三分,牡丹皮半钱,黄连六分,升麻一钱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
26. 玉女煎《景岳全书》
【组成】生石膏三至五钱,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麦冬二钱,知母、牛膝各钱半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
27. 苇茎汤
【组成】苇茎一升,慧茵仁半升,桃仁五十个,瓜瓣半升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之痰热瘀血)证。
28. 葛根黄苓黄连汤《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苓三两,黄连三两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之(协热下利)证。
29. 芍药汤
【组成】芍药一两 当归 黄连各半两槟榔 木香甘草(炙)各二钱 大黄三钱 黄苓 半两官桂二钱半
【功用】(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主治】(湿热痢疾)。
30.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酒炒)、黄苓(炒)、梔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炒)、柴胡、 生甘草、生地黄(酒炒)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 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 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31.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功用】泻肺清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
32.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细生地四钱、知母二钱、丹皮三钱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热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