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中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现代科学技术为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剂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临床应用方面,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方剂。对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等疾病以及传染病、肿瘤等都有较显著的疗效。
方剂中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现代科学技术为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剂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临床应用方面,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方剂。对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等疾病以及传染病、肿瘤等都有较显著的疗效。
《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剂,古作齐,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
科学的方剂分类法是研究古今成方的组成和临床运用规律的重要手段。历代医家对此进行过多种探讨和尝试, 有按病名、证候、功效、临床分科、 方剂结构、 病因、脏腑、组方、剂型等多种方法。
在实验研究方面,为提高方剂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方剂的理论及复方药理、药效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目的在于阐明复方的作用机制,剖析药物的配伍关系,提高对复方立法组方的理论认识,以发现古方的新用途,促进新方的创制。在剂型研制方面,重点解决传统剂型中存在的问题,如煎药费时费力,浪费药材,服用不便,质量不够稳定等,制出一批疗效稳定、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中药片剂、滴丸剂、 注射剂、海绵剂、栓剂、油剂、霜剂、 气雾剂、泡袋剂、粉针剂等,丰富了方剂的剂型。剂型研制中广泛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如超滤技术、快崩技术、挥发成分稳定技术、冷冻浓缩技术、干法造粒技术、沸腾造粒技术、无菌灌封技术等。在质量控制方面使用了薄层扫描、 高压液相、原子光谱、 核磁共振等仪器设备,使复方逐步达到定性和定量,制剂质量不断提高。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强,具有“变异”特性,不断产生新的亚型而易感者普遍存在,造成爆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
预防:野菊花、贯众各15克,板蓝根30克,水煎服。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为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高血糖及糖尿是其临床特征。本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广泛的疾病之一,可见于任何年龄,患病高峰在50-70岁。中医学称本病为“消渴”。单验方:生萝卜捣汁服,或以汁煮粥食之。蚕茧10个,山药30克,玉米须、知母、薏米根、地骨皮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粉刺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多见于青年男女。主要损害为丘疹、脓疱、囊肿、黑头粉刺与疤痕等。一般认为本病与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雄性激素亢进,皮脂作用,毛囊内的微生物三者之间关系为发病的主要因素。此外与微量元素锌在发育期相对缺乏及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单验方:1.连翘、川芎、白芷、黄芩、荆芥、桑皮、苦参、栀子各4.5克。每日1剂,煎服3次。2.田七药物牙膏,洗脸,每日1-2次。外治:如意金黄散,调水外敷。
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及方剂的用法等。
方剂按照一定结构组成后,在临床运用过程中还必须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气候和地理环境作相应的加减化裁,方能达到切合病情、提高疗效的目的。方剂的加减变化包括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药味加减变化是指方剂在君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或次要症状的增减变化而相应地加减臣药和佐药,若因药味加减而引起君药和主证改变时,则属另行组方。药量加减变化是指由相同药物组成的方剂,由于加减其中某些药物的剂量而使方剂的功效和治疗范围有所扩大或缩小,若因药量的增减而使方剂的君药和主证完全改变时,也属重新组方。剂型更换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选用不同剂型而使治疗作用发生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