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罗雪珂发布于:2024-09-21 21:32:39
桂枝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点赞 (1)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罗雪珂发布于:2024-09-21 21:35:07
方名:参苓白术散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莲,甘草山药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药物: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弊,清热排脓砂仁:(后下)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其他:培土生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罗雪珂发布于:2024-09-21 21:35:38
小青龙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罗雪珂发布于:2024-09-21 21:36:21
桂枝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罗雪珂发布于:2024-09-21 21:37:53
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热入血室证,症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临床上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陈涵月发布于:2024-09-21 21:38:31
方名:参苓白术散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莲,甘草山药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药物: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弊,清热排脓砂仁:(后下)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其他:培土生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罗雪珂发布于:2024-09-21 21:39:29
中药方剂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中医学科,研究中药的组方和应用规律,对于中医学乃至整个医学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学习中药方剂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它的独特之处和学习的价值。通过学习中药方剂学,我能够了解到中药方剂背后的哲学思想,提升临床应用能力,进一步认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并将其融入到我的学习和实践中。 在学习中药方剂学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中药方剂学的基础理论和原则。中药方剂学不仅包括中药学的知识,还涉及伦理道德、中医基本理论和方剂学理论等方面。深入理解其中的八纲、辨证论治和方剂学理论,能够使我对中药的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在学习和使用中药方剂时,要注重遵循中医经典的方剂性味归经、归类应用原则,以及尊重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