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龄办原政策研究部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事业部主任李志宏指出,西方传统现代化道路难以走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悖论”,必须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应对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意义重大:一是中国是在人口老龄化总体超越现代化进程的情况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协调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二是中国在未富先老、未富先“负”(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要有效破解“先老难富” 的世界性难题,走向“边富边老”,可以为世界上那些正在迈入人口老龄化又希望加快富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选择,为人类解决老龄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是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和人口负增长叠加且不断加速的条件下,通过积极作为,有利于确保全体老年人的美好晚年生活、确保全体中青年人拥有可期的幸福未来,建成不分年龄、人人共建共享共融、富有活力的长寿社会。
北京大学鄢盛明副教授指出,总结提炼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就经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面对当前养老领域存在的挑战,政府应创造条件让各主体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合力。要充分认识老龄社会带来的重大机遇,科学识别老龄问题的严峻性,减少老龄问题不当宣传带来的不良影响。要高度重视代际融合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代际相互合作的强大作用,来分散人口老龄化的风险和压力。
党俊武最后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坐标中,人口老龄化既是背景,更是重要主题。人口老龄化是传统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但应对人口老龄化不能走传统现代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这就需要老龄科学研究转变观念、实现理论升维,从人类化即实现人人全面自由由发展目标的框架下,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应对老龄社会之间的诸多关系进行原理性探究,建立中国特色的老龄科学学科体系,真正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揽子战略和政策选择,为党和政府应对老龄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为在老龄社会条件下创造人类新文明形态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