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徐姚发布于:2024-05-12 19:18:40
一、大革命阶段(1919--1927) (1)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2)1925年的五卅(sa)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3)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4)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二、*阶段(1927—1937) (1)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4)1936年10月党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三、抗战阶段(1937—1945) (1)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 (2)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3)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4)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解放战争(1945—1949) (1)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3)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