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经穴 - 这是分布在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穴位,是穴位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一共有361个。它们有着固定的名称、位置和所属经脉,并且各经穴之间有着明确的顺序排列。比如手太阴肺经上的尺泽、孔最、列缺等穴位,每一个经穴都与相应的脏腑经络有着密切联系,在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也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中最常选用的穴位。 奇穴 - 奇穴又被称作“经外奇穴”,这类穴位有一定的名称,也有明确的位置,但并未归入十四经系统当中。它们往往是对经穴的补充,在临床治疗中也有着独特的疗效。例如,位于手背侧,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的腰痛点,对于急性腰扭伤等腰痛病症就有着较好的止痛效果;还有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的阑尾穴,对阑尾炎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帮助。 阿是穴 - 阿是穴也叫“压痛点”“天应穴”等,它没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是以病痛局部的压痛点、敏感点或者其他异常反应点来确定穴位的。医生在检查时,按压到患者身体某个部位,患者会因疼痛等异常感觉喊出“啊,是这里”,所以就叫阿是穴。比如在颈部肌肉劳损时,按压颈部肌肉上某个特别疼痛的点就是阿是穴,对缓解局部疼痛等不适有直接作用,常用于一些疼痛性疾病的临时治疗中。
点赞 (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