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三月三的了解?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吴晓霞发布于:2024-04-09 21:14:41

三月三,也称为上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尤其在汉族和壮族中流传甚广。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总的来说,三月三既是一个重要的汉族传统节日,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多个民族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点赞 (55)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龙春叶发布于:2024-04-10 22:27:31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黄娜发布于:2024-04-10 22:27:33
“三月三”是一个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这一民族节庆盛事有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又称修禊日,即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这一时节,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百草竞发,对于古老的农耕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先民在三月上巳日进行祭祀、祝祷活动,认为可祛邪避灾。汉代将上巳定为节日,中原地区从官家至民间,在此期间皆举行“祓禊”仪式以驱邪祈福,去除陈旧污秽。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赶坡歌、抛绣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罗喜芳发布于:2024-04-10 22:27:50
三月三是很多民族都会庆祝的传统节日,比如壮族、汉 族、苗族等民族,会在节日当天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 个节日主要流行的地区是中国南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那 么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呢?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如 下,由来: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除此之外 还有从民间传说演化而来的由来,一对相爱的恋人殉情, 大家通过联欢唱歌歌颂和纪念他们的爱情,三月三渐渐形 成。 1、抛绣球:在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有抛绣球的习俗。在 节日到临之前,姑娘们会赶制绣球,这些绣球有多角形、 圆形、方形等形状。赶制完绣球后,姑娘们会进行抛绣球 活动,以此来向自己的意中人传达情意。 2、包五色糯米饭:在农历三月三,壮族的家家户户都包五 色糯米饭,这种风味食品常在赶歌圩时食用,或用来祭祀 神灵。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青精饭等,主要由糯米、 紫蕃藤、黄花或黄栀子、红蓝、枫叶蒸制而成,其口感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罗佳樱发布于:2024-04-10 22:28:07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黄娜发布于:2024-04-10 22:28:28
“三月三”是一个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这一民族节庆盛事有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又称修禊日,即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这一时节,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百草竞发,对于古老的农耕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先民在三月上巳日进行祭祀、祝祷活动,认为可祛邪避灾。汉代将上巳定为节日,中原地区从官家至民间,在此期间皆举行“祓禊”仪式以驱邪祈福,去除陈旧污秽。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赶坡歌、抛绣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韦海丹发布于:2024-04-10 22:29:10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陆倩发布于:2024-04-10 22:29:58
广西“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节日,也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这个节日主要流传于南宁市的武鸣区以及周边地区。它不仅是壮族的传统踏青歌节,还是祭祖、祭拜盘古及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三月三”期间会举办1000多项欢庆活动,包括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有趣的习俗,家家户户还会做五色糯饭和彩蛋来欢度这个节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韦冬梅发布于:2024-04-10 22:30:29
三月三是很多民族都会庆祝的传统节日,比如壮族、汉 族、苗族等民族,会在节日当天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 个节日主要流行的地区是中国南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那 么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呢?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如 下,由来: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除此之外 还有从民间传说演化而来的由来,一对相爱的恋人殉情, 大家通过联欢唱歌歌颂和纪念他们的爱情,三月三渐渐形 成。 1、抛绣球:在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有抛绣球的习俗。在 节日到临之前,姑娘们会赶制绣球,这些绣球有多角形、 圆形、方形等形状。赶制完绣球后,姑娘们会进行抛绣球 活动,以此来向自己的意中人传达情意。 2、包五色糯米饭:在农历三月三,壮族的家家户户都包五 色糯米饭,这种风味食品常在赶歌圩时食用,或用来祭祀 神灵。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青精饭等,主要由糯米、 紫蕃藤、黄花或黄栀子、红蓝、枫叶蒸制而成,其口感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陆倩发布于:2024-04-10 22:30:54
广西“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节日,也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这个节日主要流传于南宁市的武鸣区以及周边地区。它不仅是壮族的传统踏青歌节,还是祭祖、祭拜盘古及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三月三”期间会举办1000多项欢庆活动,包括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有趣的习俗,家家户户还会做五色糯饭和彩蛋来欢度这个节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黄娜发布于:2024-04-10 22:31:02
“三月三”是一个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这一民族节庆盛事有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又称修禊日,即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这一时节,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百草竞发,对于古老的农耕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先民在三月上巳日进行祭祀、祝祷活动,认为可祛邪避灾。汉代将上巳定为节日,中原地区从官家至民间,在此期间皆举行“祓禊”仪式以驱邪祈福,去除陈旧污秽。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赶坡歌、抛绣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梁云磊发布于:2024-04-10 22:31:10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黄宇盈发布于:2024-04-10 22:31:26
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罗喜芳发布于:2024-04-10 22:33:48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车靖茵发布于:2024-04-10 22:33:56
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些民族地区,尤其是壮、瑶、苗、侗等民族中。其起源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与祭祀、祈福、辟邪等活动紧密相连。三月三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三月三的庆祝活动中,各民族有着各具特色的习俗。如壮族的歌圩节,人们欢聚一堂,唱起激昂的山歌,举行歌会;苗族则会举办芦笙节,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吹奏芦笙,跳起欢快的舞蹈。此外,还有打铜鼓、赛龙舟、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黄怡媚发布于:2024-04-10 22:34:11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陆倩发布于:2024-04-10 22:34:17
广西“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节日,也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这个节日主要流传于南宁市的武鸣区以及周边地区。它不仅是壮族的传统踏青歌节,还是祭祖、祭拜盘古及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三月三”期间会举办1000多项欢庆活动,包括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有趣的习俗,家家户户还会做五色糯饭和彩蛋来欢度这个节日。12 此外,“三月三”的由来与刘三姐的传说密切相关。相传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位名叫刘三姐的歌仙,她聪明过人,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人们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聚会唱歌,形成了现在的“三月三”歌圩节。如今,“三月三”已经成为了展现民族文化魅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动力的盛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陈思明发布于:2024-04-10 22:35:17
“三月三”是一个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这一民族节庆盛事有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又称修禊日,即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这一时节,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百草竞发,对于古老的农耕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先民在三月上巳日进行祭祀、祝祷活动,认为可祛邪避灾。汉代将上巳定为节日,中原地区从官家至民间,在此期间皆举行“祓禊”仪式以驱邪祈福,去除陈旧污秽。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赶坡歌、抛绣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蓝秋妹发布于:2024-04-10 22:36:16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称“歌圩节”。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传说最广的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 经常用山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歌圩就此形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陈德坤发布于:2024-04-10 22:36:39
三月三是很多民族都会庆祝的传统节日,比如壮族、汉 族、苗族等民族,会在节日当天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 个节日主要流行的地区是中国南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那 么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呢?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如 下,由来: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除此之外 还有从民间传说演化而来的由来,一对相爱的恋人殉情, 大家通过联欢唱歌歌颂和纪念他们的爱情,三月三渐渐形 成。 1、抛绣球:在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有抛绣球的习俗。在 节日到临之前,姑娘们会赶制绣球,这些绣球有多角形、 圆形、方形等形状。赶制完绣球后,姑娘们会进行抛绣球 活动,以此来向自己的意中人传达情意。 2、包五色糯米饭:在农历三月三,壮族的家家户户都包五 色糯米饭,这种风味食品常在赶歌圩时食用,或用来祭祀 神灵。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青精饭等,主要由糯米、 紫蕃藤、黄花或黄栀子、红蓝、枫叶蒸制而成,其口感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林漫发布于:2024-04-10 22:37:06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陈静雪发布于:2024-04-10 22:37:20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林漫发布于:2024-04-10 22:38:12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罗华婷发布于:2024-04-10 22:38:52
“三月三”是一个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这一民族节庆盛事有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又称修禊日,即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这一时节,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百草竞发,对于古老的农耕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先民在三月上巳日进行祭祀、祝祷活动,认为可祛邪避灾。汉代将上巳定为节日,中原地区从官家至民间,在此期间皆举行“祓禊”仪式以驱邪祈福,去除陈旧污秽。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赶坡歌、抛绣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李家萍发布于:2024-04-10 22:39:08
回复 9F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凌思思 今天 三月三”是一个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这一民族节庆盛事有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又称修禊日,即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这一时节,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百草竞发,对于古老的农耕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先民在三月上巳日进行祭祀、祝祷活动,认为可祛邪避灾。汉代将上巳定为节日,中原地区从官家至民间,在此期间皆举行“祓禊”仪式以驱邪祈福,去除陈旧污秽。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赶坡歌、抛绣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运娜发布于:2024-04-10 22:41:03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罗华婷发布于:2024-04-10 22:41:58
“三月三”是一个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这一民族节庆盛事有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又称修禊日,即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这一时节,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百草竞发,对于古老的农耕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先民在三月上巳日进行祭祀、祝祷活动,认为可祛邪避灾。汉代将上巳定为节日,中原地区从官家至民间,在此期间皆举行“祓禊”仪式以驱邪祈福,去除陈旧污秽。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赶坡歌、抛绣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唐晓蜜发布于:2024-04-10 22:42:12
三月三是很多民族都会庆祝的传统节日,比如壮族、汉 族、苗族等民族,会在节日当天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 个节日主要流行的地区是中国南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那 么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呢?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如 下,由来: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除此之外 还有从民间传说演化而来的由来,一对相爱的恋人殉情, 大家通过联欢唱歌歌颂和纪念他们的爱情,三月三渐渐形 成。 1、抛绣球:在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有抛绣球的习俗。在 节日到临之前,姑娘们会赶制绣球,这些绣球有多角形、 圆形、方形等形状。赶制完绣球后,姑娘们会进行抛绣球 活动,以此来向自己的意中人传达情意。 2、包五色糯米饭:在农历三月三,壮族的家家户户都包五 色糯米饭,这种风味食品常在赶歌圩时食用,或用来祭祀 神灵。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青精饭等,主要由糯米、 紫蕃藤、黄花或黄栀子、红蓝、枫叶蒸制而成,其口感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陈德坤发布于:2024-04-10 22:42:32
三月三是很多民族都会庆祝的传统节日,比如壮族、汉 族、苗族等民族,会在节日当天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 个节日主要流行的地区是中国南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那 么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呢?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如 下,由来: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除此之外 还有从民间传说演化而来的由来,一对相爱的恋人殉情, 大家通过联欢唱歌歌颂和纪念他们的爱情,三月三渐渐形 成。 1、抛绣球:在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有抛绣球的习俗。在 节日到临之前,姑娘们会赶制绣球,这些绣球有多角形、 圆形、方形等形状。赶制完绣球后,姑娘们会进行抛绣球 活动,以此来向自己的意中人传达情意。 2、包五色糯米饭:在农历三月三,壮族的家家户户都包五 色糯米饭,这种风味食品常在赶歌圩时食用,或用来祭祀 神灵。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青精饭等,主要由糯米、 紫蕃藤、黄花或黄栀子、红蓝、枫叶蒸制而成,其口感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运娜发布于:2024-04-10 22:42:51
在汉族文化中,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当时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庆祝。后来,这个节日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最初是古代的“祓除畔浴”活动,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活动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还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的说法,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会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被称为“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它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并融合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此外,还有关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与这个节日紧密相关。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活动,如唱山歌、抢花炮、绣球传情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李彩凤发布于:2024-04-10 22:43:20
壮族三月三,农历每年的三月初三,又称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三月三是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下,经过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3]以武鸣的城厢镇、两江镇等乡镇为核心区域,覆盖到武鸣周边如隆安、上林、宾阳、马山等县,辐射到全广西乃至广东、云南、贵州等省份的壮族聚居地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13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